一只饥饿的狐狸看见园子内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馋的口水直流,想要摘下来吃,但是篱笆墙上的洞太小了它钻不进去,聪明的狐狸为了吃到葡萄将自己饿了三天,终于能从篱笆墙上的小洞钻进葡萄园了。它大吃了三天,吃了很多的葡萄,身体也变得臃肿不堪,已经无法从来是的小洞钻进去了。聪明的狐狸又饿了三天,才从小洞突围而出。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有舍方有得的道理,人生不要一味的追求得,要适当学会舍,当下舍去的东西都会化为日后的获得。党员干部亦是如此,要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做一个智者,方能在仕途上快乐为官,踏实干事创业,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舍”是一阵烈焰,它融化了今日的现状,却铸就了明日的成功。党员干部要有“舍”的智慧与魄力,敢于放弃一些东西。坚守孤岛32年的王继才同志,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人生华章,这就是一名共产党人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取舍精神,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忠诚的体现。
然而有些党员干部一味追求提拔晋升,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接触上级领导的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顺藤摸瓜,走上高位,但是却不想付诸实际行动。殊不知,不劳而获,终究会一事无成、一无所有。他们忽略了所有的获得都是建立在付出的基础上,要分清主次,做好取舍。否则即便是日后得以提拔,也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舍得舍得,有舍就有得。得失得失,有得就有失。广大的党员干部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落实上级政策的第一责任人。因此,党员干部务必深悟舍与得之间的智慧,做到淡泊明志,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切实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舍得之道成为指引自己前进的明灯,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董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