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汽车租赁业务日益流行,租车手续简单明了,出行方便快捷,只需凭借身份证、驾驶证等基础资料即可办理租车业务。如果租车期满拒不归还车辆,甚至无视法院的判决隐匿行踪将车据为己有,最终结果将会怎样?
权某是一起车辆租赁合同纠纷案件的被执行人,根据生效判决,他应向河北某汽车租赁公司返还别克汽车及支付车辆租金、违约金。判决生效后,权某对法院的生效判决置若罔闻,为此河北某汽车租赁公司向裕华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行执行阶段,执行干警李健康依法向被执行人权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等执行文书,冻结其名下的银行账户,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措施,同时执行干警前往交通管理局查询车辆行车轨迹,但一无所获。在与被执行人权某沟通过程中,其拒不配合法院执行工作,还与执行干警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在穷尽执行措施后,案件执行陷入困境。
11月10日,李健康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河南内黄派出所的电话,电话中公安干警称已找到涉案车辆和租车人权某,请马上进行交接。接到线索后,李健康立即带着相关手续赶往河南派出所找到车辆移送人,双方就车辆扣押和提取事宜进行沟通。
原来,权某在涉案租赁公司租车后,未在约定期限内还车,他以为驾车潜逃至外地藏匿起来便“问题不大”,为逃避追踪他在租来的车上安装GPS屏蔽器,企图彻底将该车据为己有。有一天,申请人突然发现“失联”的车辆在河南有活动轨迹,但活动轨迹比较飘忽,不易控制,难以追踪具体位置。申请人立马赶至河南,在确定了车辆的具体位置及行动轨迹后,选择报警。最终,在法院、公安的协同执行下车辆在异地成功被扣回并返还给了申请人。
“本来这车没指望能找回来,都准备自认倒霉了,现在车找回来了,别提有多开心了!”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说。至此,该起租赁车辆产生的纠纷案件圆满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