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地方,人们喜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如果在海上捕得沙丁鱼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人们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得,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这个渔民严守这个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适者生存的大千世界里,“鲶鱼效应”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能让人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状态,即便是在安逸的生活里也要有危机意识,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危机真正来临时,做到从容应对。联系到现实中,广大的年轻干部亦是如此,要有危机意识,有本领恐慌的紧迫感,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然而,有些年轻干部自认为学历高、知识储备丰富,在人群中沾沾自喜,忽略了日常学习与进步,导致工作几年也没有实质性进展。年轻干部应该有危机意识,让自己的能力跟得上干事创业的发展,用心学习新时代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与解决急难险重的能力。
一名年轻干部只有时常保持危机意识,才能激励自己不断前进、不断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各方面既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让自己每天都有所得,有所长。当然,一个机关单位里面,如果每个人都有危机意识,就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不光局限于完成本职工作,还会把工作高质量完成好,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当然,“鲶鱼效应”也并不是越强烈越好,要使用得当,谨防过犹不及。
年轻干部要有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好点滴小事,多积尺寸之功,成就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为人民群众。(董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