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掌握心肺复苏 牢记两个120)
“心梗救治日自设立以来,便承载着向公众传递‘两个120’观念的使命。心梗第一时间拨打120,把握心肌梗死救治黄金120分钟,这对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尤为重要。”
11月19日,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指导,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活动”上,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通过视频连线发表致辞。
1120中国心梗救治日主题活动
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大约100万人。有相当部分病人由于忽略心肌梗死早期症状,而耽误了抢救时间。对此葛均波提出,医疗机构要不断提升心血管疾病的救治能力,常态化开展心梗等科普工作;各方媒体要积极传递科普知识,把提升心血管健康素养作为全民健康的前提,有针对性的加强健康教育;群众也应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积极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他救技能,提升自我急救意识,提升对心肌梗死等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共同成为健康中国行动的坚定执行者。”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毛群安在致辞中表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围绕健康因素、重点人群、疾病防控等制定了一系列专项行动,而各项行动的基础就是健康知识的普及。“心梗救治日”的设立就是要普及心梗等心血管健康知识,呼吁公众掌握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援技能。
“此外,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正在研究探索在人群密集场所部署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目的就是在心血管疾病突发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也是为了提醒广大公众了解和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毛群安说。
“‘1120心梗救治日’活动的广泛开展,更加坚定、有力地贯彻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专项行动的发展要求。”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王毅表示,在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委托下,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不断优化流程,树立五大救治中心的建设标杆,并且不断推动胸痛中心模式在心血管各亚专科疾病领域内的延伸和推广,提升了我国重大疾病救治能力。
王毅提出,中国胸痛中心联盟要秉承质量第一的要求,对每一家参与胸痛中心建设的医院以“严守质量关,严格准入”的方法开展标准的制定、认证与考核工作;利用信息化平台覆盖好4700多家参与建设的医院,加强动态的实时考核和监管;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好院前院内衔接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加强健康宣教,提升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认证,做好健康管理。
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表示,通过全国胸痛中心的广泛参与及媒体渠道的广泛传播,“1120心梗救治日”逐渐被更多的大众所熟知。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切实将“有胸痛,我要拨打120”和“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理念传播给大众群体。希望广大医生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把心梗防治等心血管科普知识有效传播给民众,政府、企业、媒体、群众携手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在“关注心梗,呵护心脏——心脏关爱计划”主题演讲中,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数据,并提出90%的心肌梗死可被传统因素预测,心血管疾病可以预防。建立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的重要实施路径,也是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战略转移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