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紧急提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已致48人食物中毒

0
分享至

(原标题:紧急提醒!已致48人食物中毒!)

11月13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10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10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广东全省21个地市除新冠肺炎疫情外,报告1起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珠海报告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病48例,无死亡。

紧急提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已致48人食物中毒

此菌致病在广东很常见     

沙门氏菌是什么?为什么能一次性致使48例发病?

记者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沙门氏菌病是由感染沙门氏菌引起的,最常见且分布最广泛的食源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全世界有数千万人发生沙门氏菌感染,导致数十万人死亡。

此菌致病在广东很常见,据省疾控监测显示,2013年,沙门菌食物中毒位居广东全省微生物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

沙门氏菌会在哪里出没?     

广东省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专家介绍,沙门氏菌可以污染肉类、蛋类、奶类、蔬菜等。

人们在食用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后,容易感染沙门氏菌病。沙门氏菌也可以通过粪-口途径发生人传人,例如接触、照顾沙门氏菌病患者后未做好清洁致使被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接触被感染沙门氏菌的动物(包括宠物),人类也会发病,而被沙门氏菌感染的动物本身却往往不会出现疾病症状。

什么群体易感染沙门氏菌?     

专家指出,小孩(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对沙门氏菌易感。

感染沙门氏菌会有哪些症状?    

人感染沙门氏菌后,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症状以胃肠炎多见,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多数病人的胃肠炎症状会在2-3天后消失。少数患者的病情会发展得比较严重,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特别要强调的是,沙门氏菌病可不止拉拉肚子这么简单,严重时可发生败血症甚至致死。

如何降低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     

专家表示,人们无法通过肉眼发现沙门氏菌,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护措施,能够大大减少沙门氏菌感染的风险。我们能够做到的是:

  • 在处理食品前后,认真清洗双手、砧板以及刀具。

  • 生、熟食品的处理和保存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用流动的洁净水彻底清洗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 食物要彻底煮熟。

  • 不喝未经高温消毒的乳制品或果汁。

  • 吃剩的饭菜如要留存,应该立即放入冰箱。

  • 接触动物(包括宠物)后及时洗手。

  • 如已确认感染沙门菌,请不要为他人准备食物。

网友提醒     

紧急提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已致48人食物中毒

紧急提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已致48人食物中毒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995年,贵州,自恃为“贵州第一夫人”的阎建宏即将被处决的照片

1995年,贵州,自恃为“贵州第一夫人”的阎建宏即将被处决的照片

晓安谈历史
2023-03-11 17:52:23
短短几天,浙江9人接受纪律审查,2人“双开”!

短短几天,浙江9人接受纪律审查,2人“双开”!

青岛之旅
2023-03-29 22:44:45
还剩8594亿,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耶伦:偿还中国债务风险太大

还剩8594亿,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耶伦:偿还中国债务风险太大

Demon财经
2023-03-29 23:45:57
西安一游客景区拍风景,竟意外拍到这一幕!

西安一游客景区拍风景,竟意外拍到这一幕!

环球网资讯
2023-03-26 09:59:21
最新!肇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最新!肇庆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羊城派
2023-03-29 12:31:12
越南一季度GDP增长放缓至3.32% 因出口大幅下滑

越南一季度GDP增长放缓至3.32% 因出口大幅下滑

第一财经资讯
2023-03-29 15:55:17
杭州警方告破15年前命案 凶手已娶妻生子

杭州警方告破15年前命案 凶手已娶妻生子

环球网资讯
2023-03-29 19:08:32
八部门:将读书纳入双减,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检验阅读效果

八部门:将读书纳入双减,不以考试、“打卡接龙”等检验阅读效果

新京报
2023-03-28 16:35:05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发力 11组项目集中签约

央企专业化整合再发力 11组项目集中签约

财联社
2023-03-29 10:40:09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也不敢动我!二哥是谁

赖昌星案发后感叹:如果“二哥”没出事,谁也不敢动我!二哥是谁

离笙奇谈
2023-03-24 14:43:22
中纪委:3人被查

中纪委:3人被查

法律内参
2023-03-29 22:54:29
宁夏治沙林场主崩溃跪地求供水,煤矿方称正协商,当事人最新回应

宁夏治沙林场主崩溃跪地求供水,煤矿方称正协商,当事人最新回应

潇湘晨报
2023-03-29 20:18:16
李铁国外有两个妻子,正房拒退2.7亿赃款,二房独自在英国生娃?

李铁国外有两个妻子,正房拒退2.7亿赃款,二房独自在英国生娃?

竹筒小时计
2023-03-29 14:12:14
梁朝伟获终身成就奖;成龙哽咽称市场不需要动作演员

梁朝伟获终身成就奖;成龙哽咽称市场不需要动作演员

齐鲁壹点
2023-03-28 14:19:01
首个国产新冠药停产,不要只看到它没赚钱

首个国产新冠药停产,不要只看到它没赚钱

虎嗅APP
2023-03-30 00:05:07
挡了财路?64岁林场主跪地求水,央媒: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

挡了财路?64岁林场主跪地求水,央媒:供水和调查必须马上到位

木言观
2023-03-29 17:52:07
建交后,洪都拉斯代表团在北京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并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建交后,洪都拉斯代表团在北京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并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环球网资讯
2023-03-29 20:32:40
马斯克等千名科技人士发公开信: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

马斯克等千名科技人士发公开信: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

澎湃新闻
2023-03-29 12:30:13
广东“美女院长”的堕落史,用美色改变仕途,丈夫蒙在鼓里13年

广东“美女院长”的堕落史,用美色改变仕途,丈夫蒙在鼓里13年

离笙奇谈
2023-03-18 13:18:50
环球影城再次联手王者荣耀!有人排队1小时只玩3分钟,有人吐槽:很土

环球影城再次联手王者荣耀!有人排队1小时只玩3分钟,有人吐槽:很土

时代周报
2023-03-30 01:00:09
2023-03-30 08:08:49

头条要闻

"北溪"管道爆炸现场附近不明物体被捞出 或是烟雾浮标

头条要闻

"北溪"管道爆炸现场附近不明物体被捞出 或是烟雾浮标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足坛第一位"梅西接班人",32岁退役了

娱乐要闻

给魏大勋名分!秦岚官宣恋情称慢慢来

科技要闻

苹果WWDC23全球开发者大会官宣:6月6日Apple Park开幕

汽车要闻

今春穿搭添新风尚 不来台红旗H6配你的OOTD吗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亲子
旅游
本地

教育要闻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提供电子书等海量资源

Peyz战胜T1晋级决赛

亲子要闻

过分!女童就餐区就地大便,爸妈别再以“孩子还小”当借口了

旅游要闻

距离太原市仅100公里 自然景观绝美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