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大胯摔折了到底做不做手术?
如何科学面对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为什么老年髋部骨折又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呢?
为什么老年人的髋部骨折会要了患者的命?
老年人各脏器衰弱,手术的话下不了手术台怎么办?
保守治疗的话老人疼痛难忍全身状态一天不如一天,能熬过去吗?
今天跟大家聊聊一下老年髋部骨折的的危害以及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
过去人常说,老年人特别怕摔倒,一摔倒就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这与老年人的骨骼老化、骨质疏松有一定关联。
什么是老年髋部骨折?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髋部骨折临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73%,约占股骨骨折的52.77%,包括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总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老年人往往不需要强大的外界力量,只需轻微跌摔或长时间劳动、负重即有可能发生骨折。髋部骨折好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骨折发病率明显增加。髋部骨折致残、致畸、死亡率高,是严重的骨科疾病。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术后示意图
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首选用髓内钉固定,手术治疗不但可以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早期恢复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也可降低骨折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换句话说就是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术后恢复越来越快。
髓内钉内固定装置示意图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术治疗方式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
因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相对全髋关节置换小,对于80岁以上患者,偶尔户外活动的超高龄患者可考虑单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对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置换术适用于身体条件较好、较健康、对功能恢复要求较高、活动量大、对生活质量要求较高的患者。
人工股骨头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装置
致死的并发症
髋部骨折之后,只有将骨折端严格的固定住,经过“伤筋动骨100天”,骨折才有可能愈合。但严格的一动不动的卧床3个月,将对老年人的生命力带来极大的危害,许多卧床并发症将直接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包括:
①长期经受疼痛煎熬;②肺活量下降,并发肺部感染;③不敢翻身,皮肤受压破溃,形成褥疮,创口感染;④排尿不净,尿路感染;⑤便秘、会阴皮肤湿疹、糜烂;⑥深静脉血栓、肺栓塞;⑦骨折不愈合;⑧最好结果是骨折畸形愈合,坐轮椅活动,患者很难站立行走。
换句话说要老人命的不是骨折而是并发症!据统计保守治疗半年内死亡率达60%,而且无法生活自理的病痛状态往往会拖垮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