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颖劼) 农村发展,经济是根,文化是脉,百姓是本,乡风是魂。近年来,霸州市扬芬港镇张家堡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工作。
走进霸州市扬芬港镇张家堡村,一幢幢红顶白墙的房屋整齐排列着,宽阔的柏油路和景观湖两侧的鲜花通向千家万户,农家书屋、足球场、篮球场、音乐喷泉等一应俱全,然而这样优美舒适的环境,却是几年前张家堡村村民不敢想象的。近几年,经过改造,村委会把河塘的废物都清走了,两边都铺上了水泥。“现在形成了一个自然湖,老百姓在早晨、晚上可以遛遛弯。现在全村都用河道围绕着,东面栽上了莲藕,夏天开荷花,供人们观赏,西面弄了音乐喷泉,而且建设了健身广场,供老百姓娱乐,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如数家珍般地向记者诉说着幸福生活。扬芬港镇张家堡村党支部副书记董光山介绍,通过村民代表会、村里党员会组织,由党员、村干部带头,用了一个多星期,将整个街道的违建彻底拆除。拆除以后进行了全村改造。先是道路硬化,全村大小街道全部铺上水泥,路面下雨不沾泥,雨后没有水。紧接着对全村所有的街道也都进行了亮化改造,安装照明路灯300多盏。在全村街道都施行了绿化,栽上了景观树。同时,全村建成了25处水冲式公共厕所,300多户村民家里都安装了水冲式的坐便,卫生环境比以前提高了。通过改造提升,张家堡村形成了村中200亩景观水面,逐步打造成清水环绕、垂柳倒映、鱼翔浅底、鸟鸣风轻的北方水乡。《村里环境的改善,让村民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而真正让村民有浓浓幸福感的,还是经济收入的提高。“我们村‘两委’下决心,要不断提升我们村集体的收入。去年,我们盖了一个厂房租赁,年收入17万。按今年来说,村民年均收入可达到1.6万元。”董光山说,下一步,村里想进一步改造,把生活污水跟下水管网分离开,给老百姓创造更完美的生活居住条件。群众生活富裕了,党支部又想着要如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近些年,张家堡村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为群众设立了农家书屋,配置了各类书籍供大家参考学习,组建京剧班和广场舞表演队,积极开展文艺演出、歌咏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产业基础,淳朴的乡风文明,焕然一新的张家堡村正变得越来越美,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