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煲汤最佳时间有讲究 看食材

0
分享至

(原标题:煲汤最佳时间,看食材)

广东的老火靓汤全国出名,煲时讲究“煲三炖四”:煲汤要3小时、炖汤要4小时,认为煲的时间越久,汤越鲜美,营养越多,对健康越有利。但事实并非如此。

煲汤过程中,食材中有些营养物质会进入汤中,比如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其中部分蛋白质还会发生水解,释放氨基酸,与其本身的部分氨基酸一起进入汤中,从而产生鲜味,同时一些香味物质也会溶解在汤中。因此,适度加长煲汤时间有利于食物释放营养,使汤更鲜美。但经过三四个小时以上的长时间熬制,很多营养物质就会遭到破坏,比如B族维生素等。此外,炖煮时间过长,汤中嘌呤、脂肪含量升高,很容易诱发痛风、伤害肾脏。有调查表明,广东人慢性肾病高发可能与常喝“老火靓汤”的生活习惯有关。那煲汤到底多久合适呢?这需要根据煲汤的食材而定。

畜禽类 ,1.5~2小时。上海食品科技学校的研究表明,排骨、老母鸡、猪蹄煲汤1.5小时左右基本可达到较高的营养价值,继续加热,汤中的营养素含量上升幅度明显减慢,煲汤3~4小时既费燃气,从汤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也不会显著增加,口感也没有明显提升。因此,从兼顾营养和口感的角度出发,畜禽类煲1.5~2小时就够了。喝汤同时吃些肉,营养摄入更全面。

水产类、豆腐,10~30分钟。俗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这里的“滚”指的是慢炖,锅烧开后用中小火慢慢烹制,保持汤面微微滚开而汤汁又不溢出,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经过一定时间炖煮后,大豆蛋白质的结构从密集变为疏松,更容易被消化吸收。鱼类的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肌肉纤维组织比较软细,受热后收缩,不容易入味,所以用小火慢炖的方式能让鱼肉更鲜美。一般来说,控制在15~30分钟左右即可,炖太久则会破坏营养,口感也变老变粗。如果用虾蟹、贝壳类做汤,时间更短,开汤下锅,控制在10分钟左右。

菌藻类、根茎类等,不超过40分钟。海带等菌藻类和莲藕等根茎类,一般会以辅料的形式出现,主料(肉类)煲至七八成熟再加入,用时不超过4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长时间炖莲藕,最好选用陶瓷或不锈钢的器皿,避免用铁锅,也尽量别用铁刀切莲藕,以免其氧化变黑。

干货类,提前浸泡,和主料用时相同。黑豆、花生、红枣、莲子、山药、薏米、芡实等干货类食材也常常作为辅料用于煲汤。这类食材先浸泡2~6小时,再搭配主料一起炖煮,用时与主料相同。

绿叶菜,快出锅时放入。从健康角度来说,绿叶菜并不适合煲汤,因为其中的硝酸盐含量较高,经过长时间煲煮后会转化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并且,从口感和外观上来说,煮制时间过久,绿叶菜的菜叶会变软,颜色也变得很难看,影响食欲。如果用绿叶菜做汤,要在快出锅时放入,涮一下迅速关火。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3深陷整容风波的6位女星,蛇精脸、大鼻孔、脸僵…没一个无辜

2023深陷整容风波的6位女星,蛇精脸、大鼻孔、脸僵…没一个无辜

盖饭人物
2023-03-27 23:55:52
普京笑开了,中国乐疯了,美国傻眼了,事情就这样成了,开心!

普京笑开了,中国乐疯了,美国傻眼了,事情就这样成了,开心!

占豪
2023-03-26 23:21:26
吴亦凡试水复出!外网账号频繁更新后秒删,更换头像背景暗含深意

吴亦凡试水复出!外网账号频繁更新后秒删,更换头像背景暗含深意

八卦王者
2023-03-27 14:32:05
马英九赴大陆活动,朱立伦:国民党亲美!江启臣呼吁和美“复交”

马英九赴大陆活动,朱立伦:国民党亲美!江启臣呼吁和美“复交”

欧阳山峰
2023-03-27 16:53:59
国足首败第2天,世界第37主动约战,首次遭拒,却非要找中国队

国足首败第2天,世界第37主动约战,首次遭拒,却非要找中国队

北门儿
2023-03-27 21:03:49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因病逝世,提醒:流感高发期3件事要注意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洪昭光因病逝世,提醒:流感高发期3件事要注意

药师方健
2023-03-27 23:24:16
毛主席为何会看中江青?宋庆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毛主席为何会看中江青?宋庆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

元哥说历史
2023-01-30 21:45:53
台湾老人:马英九是政治两面派,希望这次访问他能认清两岸现实

台湾老人:马英九是政治两面派,希望这次访问他能认清两岸现实

深夜情感之驿站
2023-03-27 22:28:45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了“脑梗”?除了多喝水,还请做好3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得了“脑梗”?除了多喝水,还请做好3点

老张话健康
2023-03-27 00:43:28
5700家芯片企业接连倒闭,农业、新能源后9.5万亿元换来烂摊子

5700家芯片企业接连倒闭,农业、新能源后9.5万亿元换来烂摊子

去染已
2023-03-10 07:57:50
13名八路军战俘被日寇挨个砍头,却有一位勇士在落刀前奇迹逃生

13名八路军战俘被日寇挨个砍头,却有一位勇士在落刀前奇迹逃生

历史课班主任
2023-03-28 00:16:10
深感不妙!上海楼市变天了……

深感不妙!上海楼市变天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3-27 21:15:17
法国新门神极限救险!2神扑扼杀乌龙+绝平 姆巴佩又贡献表情包

法国新门神极限救险!2神扑扼杀乌龙+绝平 姆巴佩又贡献表情包

念洲
2023-03-28 06:28:29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风向变了,多国媒体敏锐发现中国迎来新变革

一觉醒来,突然发现风向变了,多国媒体敏锐发现中国迎来新变革

纵横观天下ZK
2023-03-27 11:13:15
厂妹带男友回宿舍过夜,啪啪时不拉帘子,宿舍妹子看的干着急

厂妹带男友回宿舍过夜,啪啪时不拉帘子,宿舍妹子看的干着急

吃西瓜看电影
2023-03-28 06:05:46
终于明白燃油车疯狂降价原因,碳酸锂价格暴跌,背后有资本运作?

终于明白燃油车疯狂降价原因,碳酸锂价格暴跌,背后有资本运作?

汽车安利会
2023-03-26 18:17:28
一架飞机从台湾飞向美国,台海是否立刻地动山摇,全在蔡英文选择

一架飞机从台湾飞向美国,台海是否立刻地动山摇,全在蔡英文选择

畅敏风云
2023-03-27 09:55:01
ai绘图最大的缺点就是手脚都不利索

ai绘图最大的缺点就是手脚都不利索

互联网资讯看板
2023-03-27 17:55:10
那里风流清香,那里绿草满汀,一路繁花相送

那里风流清香,那里绿草满汀,一路繁花相送

燕赵视野
2023-03-28 06:17:34
楼继伟:应继续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处理地方债问题

楼继伟:应继续坚持中央不救助原则处理地方债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03-27 20:08:14
2023-03-28 10:20:49

头条要闻

杉杉400亿争产大战未完待续 神秘人周继青或成关键

头条要闻

杉杉400亿争产大战未完待续 神秘人周继青或成关键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火遍全网的“村BA”,到底有多野?

娱乐要闻

刘浩存近照变精致认不出 被质疑整容

科技要闻

深夜惊雷!昔日华人首富被起诉

汽车要闻

B+级豪华风尚轿车 红旗H6预售19.48万元起

态度原创

旅游
亲子
教育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内蒙古鄂尔多斯18个著名旅游景点

亲子要闻

继肥胖、近视之后,脊柱侧弯已成危害我国儿童的第三大疾病

教育要闻

广东2023春季高考录取分数线出炉 17日起开始填报志愿

手机要闻

小米13 Ultra下月发布:1英寸大底+可变光圈

公开课

秦始皇为何49岁英年早逝,曾仕强直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