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特色产业兴,则县域经济兴。
大城县民营经济发达、特色产业突出,经过多年发展,域内形成了红木家具、绝热节能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享有“中国京作古典家具之乡、中国京作地域标志、国家绝热节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等美誉。2019年,绝热节能材料和红木家具两个产业被纳入全省107个特色产业集群。
华美集团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橡塑产品。记者 姜薇 摄
“大城县将立足产业的比较优势,强化科技创新,促进提质增效,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大城县委书记齐德旺表示,针对红木产业,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在工艺技术、外观形象等方面做强做优做独特。针对绝热节能材料产业,全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产业链,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加强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政府将加大帮扶力度,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招才引智、技术交流转化等服务,为企业发展加油助力。
廊坊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双陶介绍公司专利产品。记者 祝雪娟 摄
聚焦特色做足文章
10月10日,当记者来到廊坊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陶然居)展厅时,首先就被大厅入口处摆放的明清时期的古典家具深深吸引,这些“老物件”大都有几百年的历史,却依然坚固如初。在展厅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仿古家具,还有专门为榫卯结构留出的展示空间,它向消费者展示了红木家具真正的制作方式。
“榫卯结构是红木家具制作的灵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守传统手工艺,采用榫卯结构,不用金属钉,各种图案手工雕刻,表面烫蜡或者手工擦植物漆,绝对环保。”廊坊陶然居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双陶说。
近年来,陶然居在传统家具经典款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更适合现代人审美的设计,同时,在舒适性和实用性上下功夫,部分家具已经成为当代红木家具的流行款,经典款。
“这款明式风格沙发就是我们的外观专利产品,由传统款型和雕刻花纹与现代布艺相结合,简洁大气,在今年‘双节’期间非常受消费者欢迎,卖出了20多套。”叶双陶表示,虽然红木家具制作是传统行业,但是要想发展壮大就必须要创新升级。公司还对生产方式、管理体制、销售模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安装了中央吸尘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产品精准度更高,生产效率更快。
中国红木文化新城规划沙盘。记者 祝雪娟 摄
红木产业是大城县特色产业,具有丰富的历史传承,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集聚优势,使大城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和交易集散地。截至目前,全县有大小红木家具生产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值近80亿元,占据华北地区85%以上的市场份额。做工精良的大城红木家具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台地区,还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下一步大城县将进一步深挖红木家具产业的文化元素,大力发展具有大城特色的红木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宫廷木艺文化小镇建设。同时,结合乡村振兴,将平舒镇和南赵扶镇选取的32个村街,全部植入红木文化元素,连片打造具有红木文化特色的高标准示范区。
华美集团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燃烧性能测试。记者 姜薇 摄
做大集群创新发展
作为大城县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华美集团从一个小小的离子交换树脂厂,发展成为了如今下设7家分公司、10个产业园区,集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集团企业。
“我们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品牌引领、市场导向的理念下,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尽管今年疫情对公司一季度销售情况产生影响,但自二季度复工复产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高端产品的销售量较去年还有了很大的提升。”华美节能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杨金生介绍,正在建设中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雄安高铁站项目用的都是华美公司生产的绝热节能材料。同时,大城县绝热节能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也为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物流、用工、销售等方面带来了便利。
华美集团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原材料检验。记者 姜薇 摄
绝热节能材料产业是大城县最具规模的特色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聚集了一批绝热节能材料生产企业。从单一的石棉制品,到涵盖岩棉、离心玻璃棉等三十多个系列上百个品种的产品,大城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绝热节能材料生产销售基地。高峰时拥有大小企业摊点1000多家。经过近几年的环保治理、整改提升,全县仅保留岩棉企业24家、玻璃棉企业9家、橡塑企业10家,从业人员1.8万人,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税收3.2亿元。拥有“华美、绿都、格瑞、亚龙”等中国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欧洲、美洲、俄罗斯等地。一些产品在鸟巢、水立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得到应用。
这份成绩的保持,是大城县保温建材企业凝心聚力,不断研发新材料、引进新设备、改革新技术的成果。通过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掌控行业发展主导权。目前,大城拥有河北省绝热保温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橡塑绝热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省级科技研发中心,多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为了进一步“做大集群、做强龙头”,引导绝热节能材料产业上档升级,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大城县坚决落实环保责任,加大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力度,以环保压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和科技投入,加强与京津知名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大对华美、神州、华能中天等骨干企业的帮扶力度,打造一批行业“单打冠军”。
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
10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城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现场,只见巨大的厂房矗立在阳光下,塔吊高耸,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中节能(大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长清告诉记者,目前土建主厂房各部结构均已到顶,正在进行砌筑及粉刷工作,锅炉安装完成90%,具备水压试验条件,尾气系统安装工作完成整体进度90%,汽机安装工作即将开始。
大城是农业大县,农作物种植面积大,各类秸杆产量高,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于2016年12月建成投产,项目总投资5.94亿元,配两台130吨/小时高温高压联合炉排锅炉,以及配套的秸秆收集、打包、储运、破碎等辅助建设工程。不但可向当地供电,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还能助力农民增收。
大城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现场,记者 祝雪娟 摄
据了解,大城县目前有两个风力发电项目,分别是国电投总装机规模100兆瓦、建设46台单机容量2.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和盾安总装机规模100兆瓦、建设50台单机容量2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大城100MW风电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大城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项目覆盖大城县5个乡镇共计38个村,修整硬化田间道路45公里。”国家电投集团大城县东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银平说。
“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发电、国电投风力发电、盾安风力发电、琦泉生物质发电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大城县正在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城县发改局副局长刘永刚说,为了项目能尽快落地建设,他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跑办相关手续,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申报的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正在审批中。
为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大城县进一步将完善规划、环评、安评、用地等审批绿色通道制度,用活环境容量和能耗总量指标,优先保障特色产业企业重大项目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积极为特色产业企业提供融资对接、产品推广、引资引智、技术交流转化等服务,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有权威性、有影响力的展会,扩大品牌影响力。
长城网记者 姜薇 祝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