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王艳秋:肩负着挽救生命的重担 我们不能退缩

0
分享至

(原标题:燕赵抗疫群英故事|王艳秋:“肩负着挽救生命的重担,我们不能退缩!”)

长城网讯(记者 祝雪娟 孙泽恒)“请来院就诊的患者,出示您的行程码,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10月19日上午,当记者来到廊坊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时,就听到门口广播的高声提醒,门诊办副主任王艳秋和她的同事们正在预检分诊处忙碌着,有的在测量体温,有的在查看行程码,有的在导医台为患者解答问题,坚守着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王艳秋(左一)在工作中。记者 祝雪娟 摄

10月16日,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石家庄举行,王艳秋作为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参加了表彰大会。“能够受到表彰特别荣幸,这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与褒奖,也是鞭策与激励。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提醒我们还要继续保持警惕并为之不断努力,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牢记伟大的抗疫精神,不忘初心,满怀感恩与热忱,全面做好秋冬季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王艳秋坚定的说。


王艳秋在江岸方舱医院。

“初心如磐,逆行无悔”。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廊坊先后派出4批共54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白衣战士”的风范,诠释了心存大义、心有大爱的廊坊精神。王艳秋就是其中的一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廊坊市的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请缨,逆行出征。时任廊坊市中医医院ICU护士长的王艳秋于2月9日作为河北省第五批医疗队、廊坊第二批医疗队的一员驰援武汉,并被选为廊坊医疗队队长,带领19名来自廊坊不同医院的队员,先后负责江岸方舱医院A、B区577个床位病人的护理工作。


王艳秋在江岸方舱医院祝福栏前留影。

这支队伍的成员,最年长的王艳秋今年44岁,最小的才20岁出头。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他们是被孩子依赖的父母,是享受父母呵疼的娇儿,而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都只有一个身份——战士。冲锋陷阵,就要想尽办法克服一切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他们抵达武汉的时候,正赶上寒潮降温,宾馆里的温度只有10℃左右,为了避免气流窜动引起交叉感染,空调都不能开。尤其是队里两名护士,被分派去负责预检分诊,在户外一整天站下来,腿都冻木了。当时,医院也才刚成立启用,物资短缺,尚未建立起系统流畅的流程,很多工作,他们都是一点点摸索着来做。


王艳秋在江岸方舱医院工作现场。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我们的天职,从选择这份职业的那一天,我们就曾庄严地许下誓言。”王艳秋说,“我们所有队员都是主动请缨,义不容辞地参加到这场战役中。‘国有难,招必战,战必胜’,肩负着挽救生命的重担,我们不能退缩!”

在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工作期间,廊坊医疗队同值一个班次,作为护士长,王艳秋需要指导所有队员的工作,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激励鼓舞同事们的情绪。“在方舱医院进行护理工作期间,工作量大、事情繁杂,但我们积极克服困难,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帮扶服务’。除了测量生命体征、发放口服药品、采集标本、正确执行医嘱等这些常见的医疗服务外,还要顾及到患者的生活起居方面,更需要兼顾安抚、缓和他们的情绪。”王艳秋说。


王艳秋(左三)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岸方舱医院里大都是轻症患者,但有些患者在疫情中失去了亲人朋友,时常焦虑和恐慌。王艳秋带领队员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耐心地劝解他们,鼓励他们只要有信心,就能早日战胜病魔。有的患者,只会讲方言,语言不通,王艳秋就找来纸和笔,通过书写告诉患者服药的正确方法、频次和注意事项,并通过肢体语言安抚他们的情绪。在王艳秋的带领下,廊坊医疗队的队员们还积极组织大家一起做手工、跳广场舞,“廊坊温度”感染了每一个人。几天下来,舱内的气氛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患者们不再愁眉紧锁,神情中多了几分轻快,时不时还会响起一阵阵谈笑声。得知这支医疗队来自廊坊,很多患者竖起大拇指向他们表示感谢:“廊坊人真棒!”


为了方便工作,王艳秋剪去了秀发。

“当时武汉抗疫前线形势严峻,救护工作既危险又辛苦。在值班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得穿着成人纸尿裤。为了方便工作,大家剃光了美丽的秀发。防护服密不透风,穿上不一会就会口干舌燥,衣服也被汗水湿透,护目镜也因为流汗而布满一层白雾,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回忆起当时援助武汉的经历,王艳秋几度哽咽说不出话来,眼里满是泪花,“在工作中,我们廊坊中医医院的七名队员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韩红霞、赵晓欣两位护士还被抽调到武汉第七医院进行工作,并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我和另外两名同事还在武汉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奋战武汉的日子里,王艳秋最难忘患者的眼神。“患者眼中流露出的依赖与信任,是我们医护人员坚守的最大动力!”王艳秋说。

3月8日,武汉江岸方舱医院送走最后一批患者,正式休舱。经过26天的不懈努力,舱内实现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治愈出院患者零回头的目标。3月16日,患者得知廊坊医疗队将于3月18日离汉,方舱46名患者代表连夜为他们制作了一面锦旗,再一次表达了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和感激。

“在武汉的这段难忘经历,是对我的一次历练。为了当初许下的无悔誓言,我们选择以生命护佑生命;面对困难、压力和挑战,我们勇敢地面对,全力以赴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时刻准备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艳秋说。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蔡英文落地纽约,16架中方军机突现台海,美急刹车:不派官员会见

蔡英文落地纽约,16架中方军机突现台海,美急刹车:不派官员会见

军事在前沿
2023-03-30 14:01:15
3年睡服1000人!14岁少女苦练床上功夫,坐水缸缩阴,睡鸡蛋瘦腰

3年睡服1000人!14岁少女苦练床上功夫,坐水缸缩阴,睡鸡蛋瘦腰

美读
2023-03-23 10:36:06
花38万获赔152万,特斯拉被判退一赔三!国内首例

花38万获赔152万,特斯拉被判退一赔三!国内首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3-03-29 15:37:37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曝中年男星爱搞多人运动,一次叫三四个外围女,还让助理门外把风

王珍一的自留地
2023-03-28 01:55:08
曝张继科因欠巨额赌债,拿景甜私密照抵押,景甜不堪勒索已报警

曝张继科因欠巨额赌债,拿景甜私密照抵押,景甜不堪勒索已报警

洛洛女王
2023-03-30 13:13:29
退役?是无奈选择,还是嫉世如仇?

退役?是无奈选择,还是嫉世如仇?

槟榔娱评
2023-03-30 15:21:39
突传噩耗!77岁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去世,曾因大病昏睡两天才醒

突传噩耗!77岁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去世,曾因大病昏睡两天才醒

莫小姐的小号
2023-03-29 21:22:29
号称回乡祭祖的马英九,第一天却去了南京,诸多细节值得玩味

号称回乡祭祖的马英九,第一天却去了南京,诸多细节值得玩味

乐观的清风拂柳
2023-03-30 10:15:35
讨好美国不成,2000辆“货车”直接驶向中国,中方:哪来的回哪

讨好美国不成,2000辆“货车”直接驶向中国,中方:哪来的回哪

常高俊April
2023-03-30 07:34:40
严肃查处!浙江明确:此类情形应免职!权威解读来了

严肃查处!浙江明确:此类情形应免职!权威解读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3-30 15:22:35
乌克兰准备首先反攻克里米亚的消息大面积扩散,已造成恐慌……

乌克兰准备首先反攻克里米亚的消息大面积扩散,已造成恐慌……

看破天
2023-03-30 10:44:26
匈牙利这个总统比欧尔班强太多了

匈牙利这个总统比欧尔班强太多了

凡事一定有办法13119
2023-03-30 12:10:59
爸爸去喝酒,婴儿被独自留在家中,哭声沙哑,9个小时内滴水未进

爸爸去喝酒,婴儿被独自留在家中,哭声沙哑,9个小时内滴水未进

阿燕姐说育儿
2023-03-30 13:31:38
不借钱就开战?中方不吃美政客威胁,主动亮明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不借钱就开战?中方不吃美政客威胁,主动亮明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路路观察
2023-03-30 10:43:40
外媒:中巴已达成协议,可使用本币而非中间货币美元开展大规模贸易

外媒:中巴已达成协议,可使用本币而非中间货币美元开展大规模贸易

环球网资讯
2023-03-30 10:18:10
夫妻俩将车停在车位就去吃饭,出来后懵了:5年没发生过这事

夫妻俩将车停在车位就去吃饭,出来后懵了:5年没发生过这事

小琪侃娱乐
2023-03-30 10:54:34
3月30日晚间复盘,多家公司遭机构游资大幅抢筹

3月30日晚间复盘,多家公司遭机构游资大幅抢筹

A股数据表
2023-03-30 17:06:55
罗马男子提前下班回家, 发现自己家中有20多人在拍摄色情片

罗马男子提前下班回家, 发现自己家中有20多人在拍摄色情片

好食培培
2023-03-30 07:55:12
丈夫出差前,妻子非要吻他,刚到机场,丈夫摸到裤兜,才发现中计

丈夫出差前,妻子非要吻他,刚到机场,丈夫摸到裤兜,才发现中计

小辉做菜
2023-03-30 09:32:10
中国再次减持美国国债,引起美国不满!

中国再次减持美国国债,引起美国不满!

牧里鱼
2023-03-29 15:07:25
2023-03-30 20:40:49

头条要闻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熊运浪获任新职

头条要闻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熊运浪获任新职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FIFA游戏的无解bug 究竟是何方神圣?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科技要闻

尴尬了!法拉第未来发布会只展示了一个车身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本地
手机
健康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数码要闻

Intel官宣144核心全新至强!3、18A工艺呼啸而至

本地新闻

财神殿前长跪不起的年轻人,人均带身份证开光

手机要闻

小米13 Ultra下周预热,上半年最强拍照手机要来了?

喝水都胖?建议改掉三个坏习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