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年!这“支”扶贫工作队在张北做了这些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河港力量”)
发挥国企优势 弘扬国企担当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河北港口集团扶贫脱贫驻村帮扶工作概述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
从2017年河北港口集团帮扶张北县开始,一转眼,已过去四年。从2017开始, 河港集团党委带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重大战略部署,下足绣花功夫,以非凡的决心、非常的举措,先后派出2批工作队、18名工作队员,奔赴张北县公会镇盘城房村、东号村和落花营村投身扶贫工作,68名帮扶责任人对329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四年里,河港集团无偿捐赠6059.75万元,用在了贫困地区最迫切、最需解决的安居养老、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和党建教育等方面,创造出一条“多措并举、立体帮扶”之路,为张北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河港力量”。
县委书记郝富国到河北港口集团就帮扶工作进行深入对接交流
河北港口集团与张北县签定“幸福港湾”养老社区项目援建协议
四年里,河港集团扶贫攻坚工作硕果累累,受到了当地政府及干部、群众的高度赞誉。河港集团在省2018、2019年度扶贫脱贫帮扶工作考核中被评为优秀,集团扶贫办也被评为“2019年度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集团扶贫工作动态信息得到了许勤省长“值得肯定,望深化落实,保贫困户受益”的亲笔批示意见。
河北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子玉在张北帮扶村实地调研
河北港口集团总经理刘广海、副总经理朱朝阳带队赴张北县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河北港口集团领导在公会调研、慰问贫困户
☆精准施策,全力协助张北县脱贫摘帽
张北县,是河港集团“五包一”帮扶的全国深度贫困县,也是许勤省长的定点帮扶县,是集团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在2017年进驻帮扶之初,河港集团领导和工作队经过多次详尽调查,发现导致贫困的共性问题就是:空心村、危房、人口老龄化严重。盘城房、东号和落花营三个深度贫困村,长期在村居住的只有342户623人,空心率达75%,60岁在那儿都是“年轻”的壮劳力。
围绕这些瓶颈、难点问题,河港集团领导多次连夜召开专题研讨、协调会,提出了“易地搬迁”的工作思路,建议张北县公会镇的脱贫工作以易地搬迁为突破口。通过不断沟通协商,张家口市和张北县最终采纳了集团提出的建议。为解决易地搬迁中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问题,河港集团克服转型升级带来的经营、资金压力,援助资金1400万元,建设具备扶贫养老功能的“幸福港湾养老社区”,建设养老房间105套。河港集团领导多次到现场督导工程的进展,要求严把建设质量关,努力将“幸福港湾”打造成为脱贫攻坚的精品项目。2019年,经各方共同努力,张北“幸福港湾”养老社区正式竣工运营,120多名贫困老人入住社区过上了幸福生活;2019年3月份,集团捐赠1600万元,投入到“张北贫困村公共基础设施治理提升”项目,改善了村容村貌,补上了多年来的欠账,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河港集团捐赠3000万元实施了“张北县公会镇贫困人口集中安置建设项目”,建设5栋安置楼,257个贫困户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楼房。
为使易地搬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集团采取“援建帮扶+订单帮扶”模式,将原有服装加工设备及部分原材料全部捐赠给张北县,协助当地政府创办了“港会服装加工厂”,签订首批5500套集团工作服订单,同时给予技术指导和介绍潜在客户,近40名易地搬迁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推动了“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
张北港会服装厂
张北县公会镇已经建成的易地搬迁新村
搬迁村民在张北县公会镇东号村特色产业园区香瓜种植大棚内打工
河港集团大力开展“以购代捐”“消费扶贫”,鼓励和动员职工购买贫困村的莜麦、藜麦、牛羊肉、食用菌、鸡蛋等特色农副产品,四年来累计消费达1486多万元,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贫困户由“坐等扶贫”向“劳动脱贫”的转变。
公会镇镇长王伟介绍公会镇产业发展未来
张北县公会镇空心村集中安置区附近的特色西瓜产业园区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张北县、贫困乡、贫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通村水泥路蜿蜒平整,村民幸福生活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倾情奉献,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将“共产党、习近平”六个字根植在百姓心中,是河港集团党委对扶贫干部的嘱托,更是为了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在四年里,18名扶贫干部放弃城市舒适的工作环境,主动来到边远贫穷的贫困村,下地头、上炕头,披星戴月、走村串巷,以扶贫事业为己任,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村里,生动诠释了集团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
他们访遍贫困户,脸越晒越黑,说话越来越“接地气”,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了由衷信任。村民有什么心里话都想和他们“唠唠”,他们是村里的“好管家”、群众的“贴心人”,更是致富的“领路者”、种植的“农业专家”。
河北港口集团驻东号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佟德友介绍藜麦种植情况
河北港口集团驻盘城房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曹林讲述脱贫工作细节
他们废寝忘食、积极跑办扶贫产业项目,争取河港集团捐赠100多万元,大力协调各类帮扶资金,实施“盘城房特色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盘城房村农副产品灌装车间”“东号村藜麦产业种植”“东号村农业机械购置”“落花营西红柿大棚”等扶贫产业项目,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产业,为贫困户退得出、稳得住、可致富提供产业支撑。
公会镇举行落花营村藜麦试种合作扶贫签约仪式
驻落花营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李向民与中藜藜麦张北公司陈大伟董事长进行藜麦种植试种项目的前期沟通协调
他们创办村集体企业, 并以此为平台流转土地、实施产业项目、建立扶贫车间、加工农副产品、开拓销售渠道,四年来实现净利润总计100多万元。这些收益又反哺农民,为村民投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公益项目、资助扶贫产业等等,实现了良性循环。
☆党建引领,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精神贫困、文化落后、观念陈旧”是贫困村最难啃的“硬骨头”。河港集团党委把“共产党、习近平”6个字永远留在百姓心中作为帮扶工作的最高目标,不断加大党建工作力度,用党建画出贫困人口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心圆”。三个驻村工作队通过与村两委密切沟通协作,协助村党支部健全和规范党组织生活为基础,以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为抓手,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飘起来,让村广播响起来,让村民活跃起来,让党员带头作用发挥出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村里的致富能手上台演讲分享“致富经验”了,大叔大婶的健身操跳上全县广场舞大赛的舞台了,过去打麻将的积极参加村迎新春节联欢会了,关注弘扬正能量的“道德银行·爱心超市”的人多了,贫困户党员都率先脱贫了,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三字经和“大美公会”镇歌传唱起来了......
公会镇落花营村爱心超市
河港集团挑选能力强、身体好、有扶贫情节的退休干部,组成义务扶贫宣讲队,到张北县的贫困村开展扶贫宣讲、文化下乡活动,他们和工作队一起,把党的大政方针变成听得懂、乐意听的家常话,让村民物质上得到帮助的同时,思想上受到教育和鼓舞,将治德、治愚与扶志、扶智同步推进,消除“等、靠、要”思想,引导树立自力更生、不养懒汉、孝敬老人的良好脱贫风气。
河港集团在结对帮扶责任人中,广泛开展了“四个一”(了解一项困难、解决一个问题、沟通一次感情、讲解一项政策)活动、通过入户走访、义诊活动、捐款捐物活动,解决贫困群众的看病难、发展难等难题,让贫困户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港口的关怀,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立责于心,责以致远。帮助张北县贫困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河港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河港集团将不忘初心和使命,持续发力、保持斗志,确保全面完成扶贫任务目标,为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