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大,各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开始频繁侵袭,国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旧形势严峻,我国存在发生输入性疫情风险,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市民需要引起重视。保定市市疾控中心提醒,除了要预防新冠肺炎外,秋冬季还要注意防范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
据保定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科长王春艳介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等传播途径而引起感染,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痂皮。
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
猩红热:发病最初,通常出现发烧和喉咙痛,偶尔会有头痛、呕吐和腹痛;第2~3天,患者会出现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从颈部扩散至躯干和四肢,特别是腋窝、肘部和腹股沟;第3~5天或一周内红疹消退,指尖、脚趾和腹股沟等部位的皮肤会有脱屑。
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有血丝。同时,还可能伴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其他常见的症状。
怎样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1、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等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2、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外出就医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3、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家做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清洁,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4、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主动与健康人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患者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要滥用抗生素。
5、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麻疹、水痘等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6、人禽流感:秋冬季节也是人感染禽流感的高发季节,采取以下措施,可以有助于预防人感染禽流感。
尽量避免去活禽市场或摊档,不购买活禽、不自行宰杀活禽;要购买、食用有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及海产品。如在野外发现生病或死亡的野鸟,不要轻易接触,应及时报告所在地区的野生动物(林业)管理部门。注意饮食卫生,禽肉、禽蛋等一定要煮熟煮透食用;注意厨房卫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健康行为守则
个人讲卫生: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充足睡眠,增强体质。
居家保健康:开窗通风,生熟分开,远离活禽,环境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