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保定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开设心理课程,让心理健康活动课为学生的成长注满阳光,在“玩”中实现人格成长。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心理辅导室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魏沙沙老师,为七年级同学们带来了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的心理课,开启了10月心理课程新篇章。
开课前,魏沙沙老师与班主任耐心沟通,并通过进班听课、采访学生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近期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目前潜在的一些问题有计划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本次心理课以“适应新生活”为主题,通过师生游戏互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调整认知、调整情感,树立自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勤奋努力,带着一颗“积极”的心,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老师说
“
前进时跌倒了怎么办
奋斗时疲惫了怎么办
拼搏时沮丧了怎么办
心理课给孩子们开启了另一扇门
一起探讨如何在跌倒、疲惫、沮丧时更从容地生活
喜欢心理课
喜欢更为充实的生活
喜欢更为真实的人生
”
运用图画意象的方式进行教学,绘画只是一种表达形式,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直觉,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选择几何图形来表达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意象,再用积极的方式转化意象,实现内心感受和观念的同步转化,同时运用意象、投射、隐喻等方式进行沟通,促进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成长。
学生说
心理课没有知识性的对错,没有重复性作业,有的更多的是观点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那一种独特的氛围中,我感到了我被看见,被聆听,被关注。让我有信心成为一个独立且有情感、丰富且独特的生命体。
心理课的教学方式很不同,总让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一些事。比如怎样看待和父母之间的分歧,怎样处理学习上的压力,怎样和同学相处等。上心理课也让我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和家人、朋友换位思考,理解体谅他人,使我的身边多更多的爱与温暖。感悟还有很多,更多的是难以表达深藏心里的。这短短的一节心理课,带给了我们很多很多,解开我们的心结,赋予了我们能量。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立身”、“立心”的培养。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为一名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八一人,努力提高八一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位八一学子感受到“学在八一,爱在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