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兴县,一个不少人口中“不起眼的小县城”,近几年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主要绿化指标全面超过省级园林县城水平,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全新建设的“四馆两院”即将投用……3年来,海兴县县城建设在全省排名均进入前30名,并先后获评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人居环境进步奖、省级洁净城市等称号。记者日前走进海兴县,探寻小县城里的大变化。
不到一年时间让评审组改变意见,荣膺省级园林县城
2016年初,负责省级园林县城评审的专家组到海兴考查时坦言:“海兴县目前的建设状况,不可能被评为园林县城。”然而,同年11月,海兴县的省级园林县城建设,让专家组刮目相看,最终通过了评审。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不被看好,到成功获评“省级园林县城”,海兴县到底经历了什么?这背后,是全县上下拧成一股绳,坚决提升县城建设的决心和行动。
为了做好园林绿化工作,海兴县聘请河北信达城乡规划院编制完成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2016-2030)》,为绿化建设管理提供了科学指导思路。从2016年4月11日到11月8日,7个多月的时间,海兴县委、县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主管负责人坚持“晨巡”,每天一大早就对重点区域的绿化、卫生等进行督导,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结合职责和承担的任务,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全力落实工作任务。
按照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城市绿线,严格绿线管理,留足街道两侧绿化空间。对不按规划实施的项目,一律不予竣工验收,确保城市绿量持续增加。把紧绿化关口,对生态系统和绿化用地进行强制性保护,确保建设项目按规划实施绿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乔灌搭配、层次丰富”的原则,将海兴的渔盐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公园建设和绿化工程,集约利用空间,丰富景观多样性,提升观赏效果,增强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
海兴地处滨海盐碱地带,地碱水咸,致使“一年栽树、两年枯黄、三年进灶膛”成为多年来绿化难的真实写照。为此,海兴县加大园林绿化投资和科研力度,采用客土栽植、铺设隔盐层等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引进盐松、冷香玫瑰、沙地柏等耐盐碱植物,在盐碱地上种出“绿色奇迹”。截至目前,海兴建成区绿地面积311.67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7.02%、38.13%和14.95平方米,主要绿化指标全面超过省级园林县城水平。
家门口建起高标准文娱场馆,居民休闲放松有了更多选择
走进即将完工的海兴县影剧院,诺大的空间、现代化的装潢,颇有大城市影剧院的感觉。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影剧院可以容纳1000余名观众,紧邻的数字影院可以容纳600余人。这两个项目投用后,海兴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高质量的观影服务,结束海兴县无影剧院、无数字影院的历史。一对正在公园散步的年轻情侣,指着对面简欧式设计风格的大楼说:“以前有新的电影上映,我们需要去黄骅或者沧州市区观看,来回两趟成本不低。现在好了,有了自己的影院,看电影更方便了!”
投资1.3亿元建设的“四馆两院”,是海兴县重大的民生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包括文化馆、影剧院、数字影院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5680.78平方米。二期工程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总建筑面积为12354.18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万册,博物馆收藏品量为5000件(套),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四馆两院”的对面,是投资1.2亿元、占地32.97公顷的海兴县人民公园,这里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以丘陵景貌和秀美风光为主要内容,是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健身是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刚刚投用的海兴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异常火爆。据介绍,这个活动中心可为篮球、羽毛球、毽球、乒乓球室、台球等运动爱好者提供场所,还配有健身室(跑步机、单车、综合训练器)、体能测试室(综合体质测试仪)、武术(跆拳道)室、舞蹈(瑜伽)室以及益智休闲室(象棋、围棋、桌上足球、沙狐球)等。投资600万元的室内滑冰场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强化顶层设计,用高规划加速小城发展步伐
规划是城市建设之本,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之根。近年来,海兴县坚持强化顶层设计,聘请天津大学、上海豪张思建筑设计公司等国内一流机构,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城市总规、控规、核心区城市设计及20余项专项规划,确保县城建设每步都有规可依。
在基础设施方面,海兴县投资3.2亿元新建、改建县城道路8条,构建了“七横八纵”的路网格局,县城面积由过去的4.6平方公里扩展到8.3平方公里,拉开了城市框架;采取PPP模式,投资2.2亿元实施集中供热工程,城区燃煤锅炉全部清零,建成区集中供热实现全覆盖;投资1.9亿元,建成供水处理厂3座、配水厂2座,日供水能力4.76万吨,铺设输配水管道575公里,使全县人民告别苦咸水,全部喝上长江水。海兴也成为全省首个完全利用地上水(长江水)解决饮水安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示范县,被授予“全国地表水城乡供水一体化典型县”;完成7座水冲式公厕建设,城区公厕数量共达到39座,每万人拥有公厕达6.9座,很好地满足了市民需求。
教育环境的提升,也是推进县城建设的重要因素。去年投用的新海兴中学,规划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整体占地为正方形,建筑采用坡屋顶设计。其中,迁建一期工程总投资2.89亿元,可容纳80个班4000名学生,高标准配备了学习、运动、生活设施。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海兴县也在为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积蓄人才力量。(王汝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