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年前的今天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
21岁的黄继光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的枪眼
为身边的战友开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
黄继光的战友李继德
回忆黄继光生前对他说过的话
“为了胜利
他愿意像电影《普通一兵》的那位战士一样
去堵敌人的枪眼
后来他真的这样做了”
总有一种记忆
时间无法磨灭
总有一份牵挂
永远萦绕心间
今天是黄继光牺牲68周年纪念日
一起缅怀
1931年,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
家乡解放后,黄继光参加清匪反霸斗争,曾当过儿童团团长,并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
黄继光写给母亲的信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
知道家中人都很安康
目前虽有少些困难
请母亲不要忧愁
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
过着牛马奴隶生活
现在虽有少些困难
是能够渡过去的
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
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
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母亲大人
男现在为了祖国人民
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
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
男有决心在战斗中
为人民服务
不立功不下战场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想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六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被困在敌人阵地前。如果在天亮前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空中火力优势,作战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还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六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首长,让我去吧!”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营参谋长。在决心书上黄继光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营参谋长转过身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六班班长。黄继光带领两名战士向敌火力点前进,期间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不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射击。然而,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地堡里的机枪又突然开始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此时,黄继光已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敌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部队党委追认黄继光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烈士的遗体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陵园。
昔日他的战斗精神,被今天的士兵们演绎成了新时代中见困难就上、敢打硬仗的作风;那种怀抱理想、不畏牺牲的态度,仍然感染着一代一代的新时代士兵。
黄继光生前的部队,有“黄继光班”,班里有着一群又一群的“黄继光们”。薪尽火传,他们都是黄继光精神的传薪者。
68年前的硝烟早已散去
但那座高地却永远被敬仰
68年前的细节逐渐模糊
但那群英雄却永远被铭记
68年前的场景无法复制
但那种精神却永远被传承
今天,一起缅怀致敬特级英雄黄继光!
来源:解放军报
责编:侯红玲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