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晚,中央电视台(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支农助农显本色》播发了河间市供销合作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工作经验做法,近年来,本市实现了市乡村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组织全覆盖,做到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应进必进”,有力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的清理确认和鉴证工作,在盘活农村资源、维护农民利益、优化农村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河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瀛州路街道办事处薛庄村的二号门面房租期一到,村“两委”就来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出租。这次公开竞价交易环节,在村里的村民代表和街道办事处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监督下,竞价从1400元挂牌叫价,经过10分钟19轮竞价,薛铁立最终以4800元成功竞得。这个门面房租金从之前的1000元,经过竞价涨到了4800元,溢价率达到了3.8倍。


农村产权阳光交易不仅有效预防了农村基层微腐败的发生,也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村党支部书记薛红春当场表示,给了村“两委”一个清白,给了老百姓一个明白,村民们都没有怨言。


截至2020年9底,河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累计受理农村产权交易项目197项,涉及标的金额1.07亿,不仅盘活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还保护了农民和村集体利益。自2017年以来,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把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作为推动农村改革的“牛鼻子”,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2017年12月,河间市决定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项目,2019年10月、11月先后出台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施细则。市委书记尹卫江到会讲话,提出要加快建成具有河间特色、覆盖全市、体系完整、制度健全、上下贯通、运行高效的全市农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实现高质量服务,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到2020年2月底,全市已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取得市场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和队伍体系建设“三大重要成果”。(一)全面完成市乡村三级交易平台建设,为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奠定组织基础。到2020年2月,全市20个乡镇(街道)615个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产权交易服务站点。至此形成“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乡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的三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实现全市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网络全覆盖。(二)本市成立了市农村产权交易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和村级“两委”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定了农村产权交易实施细则,实现农村产权交易有法可依,做到公开、公正、规范、透明,让交易在阳光下运行。市行政审批中心将农村产权交易纳入全市网上审批三级服务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纪检监督三大监督机制,实现交易过程线上线下(网内网外)全方位监督,确保应进必进,合法规范。(三)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为农服务的“国家队”。配齐了人员,保证有人干事。经费有保障,保证有钱干事。提高了素质,保证能干成事。2019年10月21日,瀛州路街道办事处薛庄村7宗集体经营性资产租赁项目通过网络竞价在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完成首笔交易,标志着河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营阶段。进入2020年以来,为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创造性地推出远程竞价交易新方式,实现了疫情防控和产权交易的“双胜利”。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累计受理各类农村产权交易项目197项,已完成交易193项,成交额1.0575亿元。交易项目包括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性资产、建设项目、采购项目、生物资产等。本市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建设得到农民欢迎,政府肯定,社会认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盘活了农村资源,促进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一是增加了农村、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截至2020年9月,全市累计完成农地、经营性资产、生物资产竞价项目117项,成交额1572.66万元,为农村集体增加收入75.674万元,综合溢价率5.1%。二是降低了建设、采购项目成本。截至2020年9月,全市累计完成竞包类建设、采购项目37项,成交额791.48万元,为村集体节省资金32.2万元;累计完成招投标类建设、采购项目39项,成交额8211.76万元,为村集体节省资金91.7万元。两项合计综合降价率1.4%。三是根据农民需要,积极提供产权交易鉴证服务。截至2020年9月,市交易中心为全市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理土地流转交易鉴证20.96万亩,鉴证金额1.032亿元,深受农民欢迎。(二)实行多措并举,打通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最后一公里”。一是交易方式灵活多样,根据产权的种类和交易的需要选择网络竞价、招标、竞包或协议转让等不同的交易方式。二是加强政策宣导,做到家喻户晓。“两台一报”等新闻媒体持续宣传报道,各乡镇、村通过村务公开栏、大喇叭、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明白纸等方式,让广大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了解农村产权交易政策和业务流程,提高农民群众进入平台公开交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交易流程便捷高效。把服务站点设在乡镇行政服务大厅和村委会,农民群众不出村即可通过网上审批三级服务平台办理交易资料审核业务。(三)加强了农村“三资”监管,有效堵塞“跑、冒、滴、漏”。本市规定乡镇(街道)农经部门把农村产权交易鉴证作为农村集体资产和农村集体资金建设项目报账、记账的依据,这就从制度上堵塞了农村“三资”管理漏洞。(四)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优化了乡村治理。通过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行阳光运作,广泛接受监督,解决了乡村治理的一大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