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脱贫攻坚成绩单丨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020年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战脱贫攻坚之年
面对种种考验
蔚县干部群众
勠力同心 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10月17日是我国第7个扶贫日
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今天
我们一起看看
当前蔚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
亮一亮这份脱贫攻坚成绩单
资助资金844.7万元
教育
2014年以来,全县投入教育经费7.22亿元,新增教师653人,新建维修学校47所,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三免一助”等教育扶贫政策,共资助112442人次,资助资金7742.4万元。创新实施“双线、三帮、三促、三保障+初职衔接班”的“2333+”控辍保学新机制,42名厌学生、学困生进入了“初职衔接班”,以学生兴趣为起点学习;设立益海助学中心,21名贫困孤儿接受优质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
今年上半年,为12558名贫困学生发放资助资金844.7万元。深入开展本县户籍外县就读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摸排和信息登记工作,为54名未能落实“一补”资助政策的贫困学生,通过县内配套专项资金资助17384元。研究制定《关于建立教育精准防贫机制的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细化扶持政策,防止已脱贫户或边缘户家庭学生因学返贫致贫。
保障资金6亿元
医疗
围绕让贫困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看得起病”,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14年以来,投资4396.92万对县医院、中医院进行了能力提升,投资1604万元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造,投资255万元新建、改建了村卫生室。目前,两所县级医院、22所乡镇卫生院、527所村卫生室均达到了标准化,实现了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的目标,确保贫困人口常见病、普通病就近就诊、县内治疗;全面落实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集中办理门诊特殊病证等,最大限度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累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报销三重保障资金6亿元,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达到100%。
今年以来,投资2400万元新建西合营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22个乡镇卫生院配置22辆“流动村卫生室服务车”,提升服务偏远地区贫困群众能力。
农村危房改造17179户
住房
2014年以来,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7179户,解决了约2.58万人的住房安全问题,农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2020年,建立住房保障“村、乡、县”三级网格化动态监测机制,将B级低端房全部纳入监测范围。通过县财政自筹、结对帮扶等途径,对因自然灾害等导致新出现的54户危房,及时进行修缮或重建;对2165户B级低端房及有碍观瞻和室内脏乱差的房屋进行了住房环境及适住度提升。
受益群众14213人
饮水
认真对照安全饮水脱贫标准要求,从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和供水保证率四项标准,精准识别饮水不安全人口。
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近1.6亿元,实施了450个村的自来水入户、新建蓄水池等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惠及人口32.2万人。
2020年,在全县各村饮水安全四项指标均达标的基础上,利用整合资金3471万元,实施85个村的安全饮水改造提升工程,受益群众14213人,有效提升项目村的饮水条件,进一步提高供水保证率。
发放农村低保8628.31万元
社保
严格落实重病重残单人保、刚性支出扣除、低保渐退等低保惠民政策,深入开展特殊困难群体兜底式排查,截至9月底,全县共有低保人口21229户28725人、特困供养人员2921户2925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8628.31万元、供养金1419.88万元,实现应保尽保。
及时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631.81万元,其中困难残疾人5891人,发放生活补贴332.55万元,重度残疾人5690人,发放护理补贴299.26万元,实现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救助全覆盖。进一步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共救助6101人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509.75万元,切实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的突发性问题。
一串串数字是成绩
更是战斗在扶贫一线工作人员的付出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善始善终 善作善成
不获全胜决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