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团队再创新纪录!
10月14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再传佳音。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袁隆平“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平均亩产量达802.9公斤,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得知再获丰收的好消息
网友纷纷为袁老点赞
“海水稻,袁爷爷太棒了”
“致敬袁老,不容易!我们一定光盘行动”
“盐碱地成粮仓,太了不起了”
袁隆平:“海水稻”若成功
可多养活1亿人口
此前,袁隆平曾表示,我们国家耕地面积少,仅18亿亩耕地红线。此外,我们还有十几亿亩盐碱地,其中能种水稻的有近2亿亩。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至少能增加1亿亩耕地,可以多养活1亿人口。
什么是“海水稻”?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指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生长,可以不施肥、不打农药,不惧海水短期浸泡的水稻品种。
这种水稻和常见水稻品种,有相同的育种流程。盐碱水经过技术手段去盐处理后,综合多种方式灌溉,就可以大大降低土壤中的含盐量,“海水稻”就可以很好地生长。
2016年起,袁隆平带领团队,向“海水稻”发起挑战。并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开展测试。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同样传来丰收的喜讯。经测产评估,兴安盟科右中旗种植的耐盐碱水稻亩产再破千斤,平均亩产稻谷达533.95公斤。
袁隆平通过视频见证了测产过程,他表示,兴安盟地区取得的成功,将为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耐盐碱水稻种植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在我国,实现耐盐碱水稻
种植1亿亩的目标
前景很美好!”
今天
是第40个世界粮食日
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
“齐成长、同繁荣、共持续
行动造就未来”
珍惜粮食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从我做起
来源:杭州交通918综合自央视新闻、新华网、农民日报
编辑:刘伟
责编:侯红玲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