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故事里的保定 | 一把镊子)
白求恩使用过的镊子,一端连结在一起,分开的两个腿扁平,右侧有一销子,左侧有一圆孔,中间有一个卡子,带锁母。时代为1938年,保存基本完好。
有一次,消毒员李森林借用老乡的锅灶进行消毒,锅里煮的是手术器械,盖上篦子,上面蒸敷料,这次使用的是劈柴(以前经常用毛草和柴禾)。李森林点着了火,等开锅后,又往灶膛内塞了几大块劈柴,就到河边去玩了。
村边二十多米外就是唐河。当年,李森林才十六七岁,孩子气很浓,玩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还在消毒的事儿,马上往回跑。跑回来一看,锅快烧干了,一着急,赶紧往外掏炭火。白求恩看见房子里往外直冒烟,跑过来一看,可气坏了,就在李森林的屁股上踹了一脚。李森林的头碰到锅台上,头皮磕破了。白求恩大发脾气,李森林听不懂,可吓坏了。打开锅盖,见手术器械没烧坏,只是敷料给烤焦了。白求恩看见李森林的头皮磕破了,就马上拿来红药水给抹上,还让董越千(白求恩的翻译)送来罐头给他吃。那是晋察冀军区首长送给白求恩大夫的战利品,白求恩自己舍不得吃。
董越千对李森林讲:“白大夫说你还是个孩子,这么小就来参加抗日,也不容易。但是,工作不能马虎大意,手术器械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它关系到救治伤员的生命。”这件事给李森林留下了深刻教训。从此,他工作认真负责,也不贪玩了。
白求恩看到李森林的进步很高兴。在给学员讲课时,就让李森林也一起来听课。白求恩给他们上解剖课,练习开刀、缝合等基本功。李森林学的挺用心,很快就掌握了外科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的解剖知识。伤员多的时候,李森林就主动协助白求恩工作,如伤口的清创、缝合、包扎、固定等。白求恩看后,就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很用心。”所以,就另换了一个消毒员,让李森林跟着上了手术,当上了器械护士。
刚开始当器械护士时,由于李森林不懂英语,常常递错手术器械。白求恩一见他递错了,也不说话。其实说了李森林也听不懂,就用皮鞋踢他。到后来,李森林一看白求恩的眼神就知道他需要什么样的手术器械,马上就递到他手中,成为白求恩的得力助手。
白求恩逝世后,李森林将白求恩生前使用过的一把镊子留作纪念。后来,作为传家宝交给其子李进禄。李进禄为保定市恒兴肿瘤医院副院长。
1999年11月12日,白求恩纪念馆举办“纪念白求恩逝世60周年活动大会”,纪念馆盛情邀请李进禄同志参会,李进禄当场将镊子无偿捐赠给纪念馆收藏。2001年11月2日,经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近现代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为二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