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说起来不难,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在担当面前,有勇敢向前者,有怯懦不前者,有胆小后退者。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今有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精神,时刻提醒我们要树立责任意识。担当就是块试金石,反映一名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认识自我。因此,在挑战机遇面前,能不能担当、敢不敢担当、善不善担当,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严峻考验。
干事情要敢担当。敢担当是一种无私奉献情怀;拼搏奋进精神;敢为人先气魄。“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这是对一个人责任心的形容。敢担当是主动出击、勇挑重担。越是在危难时刻和困难面前,越能以昂扬的斗志、只争朝夕的精神、无私无畏的勇气,大喊一声:“我来干”的党员干部才是好干部。
干事情要能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一个能担当的人,不光需要有勇气,还需要有潜力。党员干部要想担负起责任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勤于学习,提高业务基础知识,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应该在本职岗位锻炼能力,增长才干,提高工作潜力,将所学知识和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勤学苦练提升实力,做到有所作为、有所担当。
干事情要善担当。善担当是一种才情,一种智慧。共产党员干部在干事之前,一定要想事、谋事,才具有干成事、干大事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在敢担当、能担当的基础上,坚持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思维、决策、协调等各种能力,把名利抛于脑后,时时将责任和使命铭记于心,才能运筹帷幄于心,在自觉自为的实践中干成事、干大事。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乡建设都需要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党员干部,因此,在这一历史时刻,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在“解放思想、实干兴南”挑战和机遇面前,彰显勇于担当,无坚不摧的气魄,接受组织的考验。(南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