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衡水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张峰说,第四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10月12日至14日,在景县、故城县、阜城县举办,主会场设在景县。本届旅发大会将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数据云等手段进行网络同步直播,扩大宣传效应,提升活动影响力。目前,第四届衡水市旅发大会建设项目已基本竣工,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当天,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第四届衡水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筹备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衡水市委宣传部信志锋主持发布会。
张峰介绍,旅发大会的举办有效促进了举办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功能的提升、城乡面貌的改善和营商环境的优化,已经成为衡水市引投资、上项目、惠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平台。本届衡水市旅发大会突出“董子故里、运河风采、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这一主题,抓住“董子文化、运河文化”两条主线,围绕“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精品线路,促进一域经济发展,改善一方民生环境”“五个一”的办会目标,重点打造董子故里文化旅游园区、景州舍利塔景区、周亚夫文化园、大运河百里景观带、大运河历史文化风情街区、以岭康养城、荀慧生文化公园、阜城湖生态风景区等十五个高品质文旅项目;高质量举办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衡水董子文化展、衡水大运河自行车挑战赛等七项重点文旅活动;推出“诗意观湖写生之旅”“大儒之乡研学之旅”“不忘初心红色之旅”“运河人家风情之旅”“非遗技艺传承之旅”等九条精品旅游线路,不断提升衡水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他说,今年的旅发大会深挖历史资源,聚焦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让人民群众“富”起来,让城乡面貌“美”起来。衡水深入挖掘董子故里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董仲舒求学、研读、讲学等遗迹遗存和文化脉络,打造“董子故里•儒乡衡水”文旅新品牌。景县、枣强、故城三县通力合作,建设广川学宫、董子故居、董子祠等重点项目,举办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衡水董子文化展等主题系列活动,全力打造国际儒学文化研学交流、董子学说研究教育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等基地。衡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点华家口夯土险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口挑水坝,打造了集游览、体验、休憩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生态景观带。本届旅发大会着力打造“旅游+康养产业”“旅游+工业项目”“旅游+现代农业”“旅游+生态”等一系列高质量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量,为举办地持续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会优先选择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项目,助力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绿康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了特色农产品种植、正大鳄鱼馆、特色民宿、冰雪运动等项目,为周边村民带来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以岭康养城发展特色种养产业8万亩,带动周边群众每户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此外,董子故里文化旅游园区1镇24个村的人居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建设了“三横五纵”120公里的文化旅游道路,对周边水系进行了生态修复。阜城湖景区打造了万亩森林和千亩水域,让昔日风沙漫卷的“荒洼地”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新绿洲”。景县惠民河生态走廊,打造了“绿廊环绕、蓝绿交织、水城共生”的城市生态走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据了解,景州舍利塔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衡水市以第四届旅发大会为契机,对景州塔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按照4A级景区标准完善景州塔景区外部环境,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工程,对周边街区进行了全面改造提升,与景区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按照宋代风格复建了城墙、北门城楼、西门牌坊以及北广场。利用景县中学旧址老礼堂,高标准打造了景州老照片馆,集中展示从清朝末年到二十一世纪初景县百年沧桑历史;打造了景州民俗馆,集中展示地域特色民俗风貌;在原文史馆的基础上,打造了景州名人馆。通过改造提升,增加了景区文化历史内涵,丰富了景区文旅业态,使景州古塔更具风采魅力。
张峰表示,今年第四届旅发大会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大会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方式进行,在适度规模线下办会的基础上,创新网上办会新模式,采用视频连线、线上直播等方式,探索VR、3D等新观摩形式,打造5G情景再现,实现全民互动、群众广泛参与。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推介宣传,设计制作了宣传片、大会标识、宣传口号、吉祥物以及宣传画册等系列宣传品。同时加入平台投票、直播互动等环节和扶贫带货、云上购物等新媒体营销方式,让群众体验方式更加多元化、立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