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年轻人干”成了一些老同志的口头禅。然而这种现象显然是违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
个别老同志能说“让年轻人干”自然是有各种理由的,归结起来无非是两方面,一是自身年纪大、精力下降、对新兴事物和日新月异的工作方式难以适应,对一些新型的工作不如年轻人上手快、干的好;二是年轻人经验少,需要锻炼,有工作机会自然要让给年轻人。这两方面理由看上去自然是冠冕堂皇,但是我们只有有正确的价值观就不难看出这背后的折射出的问题。显然这些把“让年轻人干”作为口头禅的老同志是有懈怠心理甚至畏难心理的,说严重一点,这就是好逸恶劳。
作为老同志,从情理上说,他们往往是有功劳、有贡献的,要求承担一些轻松的工作也情有可原;从客观条件来说,老同志们在体力和精力上也确实不能和年轻人相比,不能承担一些繁重的任务也是事实。但这些是“让年轻人干”的理由吗?在一些人看来,这的确是理由。但是别忘了,老同志们往往在无形中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如果我们的老同志们总是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工作交给年轻人干,那么老同志们的贡献体现在哪?给年轻人树立的榜样形象又是什么?长此以往形成的又是什么样的不良风气?
我们可以不客气的说“让年轻人干”绝对不是正路。作为老同志应该做的不是“让年轻人干”,而是应该带年轻人干。即使不考虑什么社会风气、价值观导向,就是对老同志们自身而言,“让年轻人干”和带年轻人也是对自身价值完全不同的判断。很显然那些“让年轻人干”的老同志把无形中把自己当做了价值耗尽的遗弃物和年轻人前进路上的障碍,在他们看来“让年轻人干”是为了给年轻人让路;而那些带年轻人干的老同志则是主动要去当后来者的引路人,把后来的年轻人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努力的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两种对自身价值的判断谁对谁错一目了然。
不可否认,老同志是我们全社会的财富,但是这份财富能否发挥应有的价值,还要看我们的老同志们自身的意愿。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老同志,特别是身为党员干部的老同志们一定是愿意发挥自身价值的。(供稿人:贾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