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由万营艺术空间主办的全新品牌项目“破浪计划”首期展览“预言学家”开幕。“预言学家”由青年策展人李贝壳、孙天艺策划,参展艺术家及团队包括:安静、郝经芳&王令杰、梁文华、刘娃、茅昊楠、邱驰、施政、苏予昕、张月薇、张子扬、郑嘉燕、北京服装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新材料设计研究中心。
万营艺术空间运营总监潘怡凝致辞“预言学家”的策展理念来自于美国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在《基地》一书中提出的“心理史学”(Phychohistory)概念。这一门虚构的学科试图将人类个体复归成为分子,通过研究银河系里的人类整体,预测世界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数据模型与计算机算法高速发展,而对于人类的整体化研究也似乎成为了可能。策展人基于上述概念与现象,从微观视角介入,试图以个体为样本,探讨在信息时代和跨学科浪潮中,艺术家对人类与科技关系的理解,并从中提取出对于未来世界的预言式猜想。在这场由五个关键词串联起的展览中,郝经芳&王令杰的作品将自然与人之间的微妙作用可视化呈现,由物理学延伸出机械美学。邱驰和郑嘉燕的装置作品在虚构与真实、过去与未来中震荡,还原残毁的末日场景。艺术家施政通过AI算法将时事新闻转化为无限生长、信息转义的多感官影像装置。茅昊楠在割裂的记忆碎片中,试图寻找虚拟时间维度内人类的潜意识。刘娃的脑科学研究作品,在当今时代讨论了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等人文课题。张子扬将为观众创造一个层叠空间与多重身份的听说体验。张月薇、苏予昕、梁文华的作品,立足所处的现代社会,对被信息覆盖、技术渗入的真实世界和自然进行思考和想象。在展览的最后,北京服装学院新材料设计研究中心作为参与此次展览的设计师团队,通过对于材料可回收属性的研究与特性的创新,提出了通往未来的可能性设计方案。而安静在这个人为主导的展示空间中重塑了一个“植物”的试验场,提示着生物之间的镜像。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从个体的独特轨迹出发,置身于所处的时代进行反思,呈现出面对未来的发散式思考,是多维的、干预式的、可持续的。
公众导览本次展览为万营艺术空间青策项目“破浪计划”的第一期。自开馆以来,万营艺术空间始终秉承着“开放、自由、当代”的理念,关注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学术性和观念性。 “破浪”代表着打破新生代年轻人“后浪”身份的禁锢,“破浪计划”将以年轻人的视角,呈现新一代策展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与艺术创作环境的表达,以及对于当代艺术的解读与实践。万营艺术空间“破浪计划”在未来将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策展方案,希望更多的青年策展人参与进来,呈现年轻一代的策展人及艺术家的现状和发展,为公众带来具有社会性和前瞻性的优质展览,助力新生代艺术力量的爆发。与此同时,也能够为来到美术馆的观众提供新颖且生动的观看视角,带来感官各异的活动体验。
展览现场“预言学家”展览将持续至12月26日,期间将推出策展人讲座、艺术工坊、儿童工坊等系列公共教育活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