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习强国】河北尚义姜万河:誓把小村变胜地)
十三号村窑洞宾馆 。樊佃亮 摄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青砖红窗、造型美观的彩色坝头主题窑洞,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带火了村里的旅游经济。乡亲们说,能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这要感谢带头人姜万河。
十三号村村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辛苦一年的收入往往只能解决温饱。为了谋生,村里的年轻人陆续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小孩留守。
2009年,在外地做生意的姜万河放弃生意回到家乡,在村民的期盼中担任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人。“当时亲戚朋友说我傻,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回去接个烂摊子。可是我想,当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乡亲们无私的帮助了我,如今我要带领大家过上富裕日子,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户家庭掉队。”
外出人越来越多,村中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全村房屋闲置破损多达140多处。如何让村民富起来?姜万河在开发利用闲置宅基地上动起了脑筋。
一次偶然的机会,姜万河发现南方不少村庄将闲置房屋改造成农家院或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启发后,2015年,姜万河带领村民成立了全市首家宅基地合作社,把村中心路边38户闲置农宅作为入股对象,拆掉旧房,建设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窑洞宾馆。开业仅一个月,窑洞宾馆毛盈利12万元,38户入股户平均分红1500元,挣得了入股后的第一桶金。
十三号村窑洞宾馆。邓平 摄
尝到了甜头的十三号村按下了发展“加速键”。随着144孔窑洞及多功能会议中心、商贸酒吧一条街等陆续建成,窑洞酒店入选“美丽河北·最美特色建筑”。目前,该村旅游人数累计达到3.2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00万元;依托当地独特的冷凉气候,村集体流转村民耕地150亩,建设冬暖式大棚10栋,春秋大棚28座,打造了集“生态、休闲、科普”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吸纳贫困群众到园区打工,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实施360kW分布式光伏项目,覆盖全村91户贫困户,户年均增收3000元。既为窑洞宾馆和全村居民提供了绿色免费电力,还为村集体增加每年不低于50万元的经济收入。
经过不断的发展,十三号村趟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集体经济增收,以集体经济增收成果惠及于民”的新路子。
十三号村。邓平 摄
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姜万河从小处着手,以党风带民风、家风、村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和“敬老孝亲、自主脱贫”评选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群众。如今,讲卫生、讲文明、讲诚信蔚然成风,生活与精神双脱贫,文明和谐、奋发向上已经成为十三号村人的精神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