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 不管年纪多大 戒烟都有益处

0
分享至

(原标题: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 不管年纪多大 戒烟都有益处)

研究表明,早戒烟可以远离慢阻肺、心肌梗死、肺癌等28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称,烟草每年使全球800多万人失去生命,其中约700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12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

吸烟容易戒烟难。戒过烟的人都说难,烟真的戒不掉吗?专家表示,戒烟并非烟民认为的那么难,之所以觉得难,往往是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找到科学戒烟的方法。

凭毅力“干戒”难以成功

烟草中引发依赖性的主要物质是尼古丁,其药理学及行为学过程与其他成瘾性物质类似,如海洛因和可卡因等。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梁立荣教授表示,当尼古丁被吸入体内时,会促使大脑释放让人心身愉悦的多巴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烟草依赖,进而成瘾。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F17.2,称为烟草依赖,表现之一为躯体依赖。

躯体依赖就是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吸烟者会产生一系列不易忍受的戒断症状,包括对吸烟的渴求、焦虑、抑郁、不安、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等,部分戒烟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

梁立荣说:“一般情况下,戒断症状可在停止吸烟后数小时内开始出现,在戒烟最初14天内最为强烈,之后逐渐减轻、消失。大多数戒断症状持续约1个月左右,部分患者对吸烟的渴求可能会持续1年以上。”一项对长期戒断率的分析结果显示,未经任何戒烟治疗的尝试戒烟者6个月的长期戒断率仅为3%—5%,最终能够戒断成功的人大多数都要有10—14次的尝试。

烟草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和可卡因,因此凭毅力“干戒”难以成功。目前国内外多部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包括尼古丁替代疗法、盐酸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其中,伐尼克兰因为具有既能减少吸烟需求,又能减轻戒断症状的双重疗效,所以戒烟成功率最高,一般一个疗程(12周)就能见效。

专家提醒,各年龄段戒烟均有益处,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约减少10年,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准爸爸们戒烟越早,孕育健康宝宝的几率就越高。

不吸烟也难以置身事外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另有大量不吸烟人群遭受着二手烟的伤害,尤其是儿童。

《儿童呼吸健康科普白皮书》显示,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比达51.87%。导致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室内环境问题主要有三,位居第一的是二手烟,占比38.30%。不难看出,二手烟已成为影响儿童呼吸健康的“头号杀手”。

有研究证实,烟草燃烧过程中许多化合物在二手烟中的释放率比一手烟还高,如一氧化碳,二手烟是一手烟的5倍,焦油和烟碱是3倍,氨是46倍,亚硝胺(强烈致癌物)是50倍。因此,二手烟的危害绝不亚于一手烟。

据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介绍,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二手烟。因疫情原因,很多学生在家上课,如果家长在家吸烟,对孩子健康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爸爸吸烟,对子女会产生负面的示范效应,增加子女未来吸烟的概率。

著名控烟专家、新探健康研究中心副主任姜垣表示,父母任何一人吸烟,儿童患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和喘息性疾病的风险均高于父母不吸烟的儿童,且儿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次数随吸入二手烟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项名为“劝爸爸戒烟”征文征画活动中,很多学生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爸爸戒烟的要求,例如“老爸戒烟我支招”“劝戒烟的N种方式”“戒烟36计”“戒烟后老爸更帅了”“爸爸加油”等作品。类似这种活动提高了家庭成员对烟草危害的认识,也让青少年更加了解科学的戒烟方法,了解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树立控烟的意识,自觉远离烟草。

电子烟助戒烟无科学证据

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广为传播,加上近年来肺癌的高发,烟草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于是“催生”了另一种产品——电子烟。

电子烟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据说吸食不会伤肺。于是很多人纷纷放弃传统卷烟,投入电子烟的“怀抱”,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大约有1000万。

随着研究的深入,电子烟的危害渐渐浮出水面,它并非商家宣称的毫无害处,还可以帮助戒烟。北京医院呼吸重症科副主任医师周为说,相关实验数据显示,电子烟烟雾中甲醛浓度比居室内空气中甲醛最高浓度还要高出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烟雾中还检测出大量丙二醇和甘油,其在加热之后,可对呼吸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

专家分析说,电子烟有四大危害,在消费品行业早已不是秘密。一是大多数电子烟和普通烟草一样有尼古丁,而尼古丁容易成瘾,且对胎儿发育有害,对20岁及以下的人的脑部发育带来损害。二是电子烟含有有害气溶胶。这种气溶胶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三是电子烟的电池可能发生故障,有灼伤手部、脸部等风险。美国疾控中心指出,已有儿童和成年人吞食、吸入烟液,或皮肤、眼睛接触烟液而造成中毒。四是有些电子烟商家会推出多种不同口味的电子烟,比如水果味等,以吸引低龄烟民,而这会让更多青少年加入电子烟烟民的行列。

目前还没有充分科学证据说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要让自己和家人远离烟草伤害的方法,就是选择科学的方法戒烟,而非以电子烟替代。

专家强调,现在随着电子烟的流行,对青少年吸烟产生了新的诱惑,给控烟带来新的挑战。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比较稚嫩,对烟草伤害的抵抗力较差,青少年吸烟比成年人吸烟的危害更大。对此,要加以重视。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要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对比较突出的行业性、系统性、地域性腐败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财联社
2023-12-08 16:19:10
新中国历任总理墨迹欣赏

新中国历任总理墨迹欣赏

坦腹斋
2023-10-27 12:13:42
曾经国内最火的知名服装品牌破产,上海总部基地被拍卖,9.5亿起

曾经国内最火的知名服装品牌破产,上海总部基地被拍卖,9.5亿起

天天话事
2023-12-08 16:35:43
解清帅直播连线涂磊,面对涂磊一个个问题,解家人的回答很真诚

解清帅直播连线涂磊,面对涂磊一个个问题,解家人的回答很真诚

卡卡通通
2023-12-09 01:20:55
赛季最差赵继伟:首次连两战不足10分 助攻升历史第7成安慰

赛季最差赵继伟:首次连两战不足10分 助攻升历史第7成安慰

醉卧浮生
2023-12-08 21:46:25
大家发现没?2023最后1个月却出现了4个“怪现象”,与往年大不同

大家发现没?2023最后1个月却出现了4个“怪现象”,与往年大不同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3-12-08 22:05:52
人过中年,五脏开始衰老,1盒中成药,进补有顺序,养好五脏

人过中年,五脏开始衰老,1盒中成药,进补有顺序,养好五脏

柴可猫斯基
2023-12-08 20:36:02
不容易!同曦今晚18罚全中 成本赛季首支全场未丢一记罚球的队伍

不容易!同曦今晚18罚全中 成本赛季首支全场未丢一记罚球的队伍

直播吧
2023-12-08 22:17:25
韩媒:暴增51%,中国汽车横扫墨西哥!

韩媒:暴增51%,中国汽车横扫墨西哥!

虫虫杂谈
2023-12-08 17:12:19
“十分罕见”,以军道歉

“十分罕见”,以军道歉

环球时报新闻
2023-12-06 12:54:01
碧桂园最新消息!杨惠妍表态:家族“砸锅卖铁”支持公司,今年前11月已交付50万套

碧桂园最新消息!杨惠妍表态:家族“砸锅卖铁”支持公司,今年前11月已交付50万套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2-08 21:01:22
刚要联合美国在南海动手,菲律宾国内突然大乱,老杜似乎早有预感

刚要联合美国在南海动手,菲律宾国内突然大乱,老杜似乎早有预感

议史纪
2023-12-07 18:22:48
欧洲又脏又臭的历史,贵族少女站着大小便?排泄物堆得比城墙还高

欧洲又脏又臭的历史,贵族少女站着大小便?排泄物堆得比城墙还高

冰痕迹
2023-12-07 01:56:58
Lisa被曝为续约自甘堕落,疑似主动献身,讨好泡菜国财阀大佬

Lisa被曝为续约自甘堕落,疑似主动献身,讨好泡菜国财阀大佬

花哥扒娱乐
2023-12-07 20:17:34
谎言不攻自破!梅根的儿子像她,女儿像外婆

谎言不攻自破!梅根的儿子像她,女儿像外婆

东南西北一锅烩
2023-12-08 07:10:27
梅根密友终于承认,凯特查尔斯的名字是他泄露的,荷兰翻译不背锅

梅根密友终于承认,凯特查尔斯的名字是他泄露的,荷兰翻译不背锅

译言
2023-12-08 23:50:41
2005年,霍启刚与爷爷的合影,当时霍英东已八旬高龄仍然精神矍铄

2005年,霍启刚与爷爷的合影,当时霍英东已八旬高龄仍然精神矍铄

激情D君
2023-12-05 21:09:53
黄金、股市、人民币全部上涨,打脸美联储!

黄金、股市、人民币全部上涨,打脸美联储!

乖巧橙子5x
2023-12-08 11:07:29
2024年十二星座年度运势分析!

2024年十二星座年度运势分析!

星座不求人
2023-12-07 22:50:14
2.2亿彩票大奖已兑,不存在内幕背后,有着更可怕的黑幕

2.2亿彩票大奖已兑,不存在内幕背后,有着更可怕的黑幕

财话连篇
2023-12-06 15:28:39
2023-12-09 05:28:49

头条要闻

警方通报"辅警威胁查询网友个人信息":已解除合同

头条要闻

警方通报"辅警威胁查询网友个人信息":已解除合同

财经要闻

中央政治局会议,关键措辞有一个新变化

体育要闻

离谱奥斯梅恩传中,K77单刀射门直接打高

娱乐要闻

孟子义秦霄贤被曝同居 还曾一起泡温泉

科技要闻

华为与谷歌彻底分手了

汽车要闻

德系操控 智能大进阶 试驾大众ID.7 VIZZION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数码要闻

大疆发布户外电源DJI Power系列:2099元起

艺术要闻

画展参观人数创历史新高,这个小镇画家凭什么?

手机要闻

第四代iPhone SE预计将使用与iPhone 14完全相同的电池

睡眠不规律,当心提前衰老

公开课

23岁女子确诊外阴癌!医生:30天才换一次内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