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好化解矛盾的“解压阀”——香河公安科学推进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侧记)
根基,健全落实风险防控机制的警务革命。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迅猛、治安形势复杂多变、各类矛盾纠纷交织叠加,作为县级公安机关如何做实县域警务工作,掌握风险隐患的 “命脉”?
近日, 带着问题小编专程赴蒋辛屯派出所、五百户派出所探访寻求答案。
蒋辛屯派出所
蒋辛屯镇位于县城北10公里处,西隔潮白河与北京通州区相望,东临三河市,北与大厂县接壤,外来人口居多,社情民情复杂,辖区内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事件曾一度居高不下。如今,该镇社会治理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矛盾纠纷引发的案件逐渐呈下降趋势。
通过采访获悉,今年以来蒋辛屯派出所扎实推进警务室建设, 以警务前移实现业务延伸、服务提升, 真正将警务室建成社区民警工作站、服务群众的便民站、采录信息的采集站,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健全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新时代“县域警务”科学实践。
如何深入推进时代“县域警务”工作,准确把握风险矛盾隐患的“命脉”?
蒋辛屯派出所长周山良深有感触地说:“邻里矛盾,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矛盾升级,甚至会演变成刑事案件。找到问题症结后,我们及时转变、调整了工作理念,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范,不断加强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现如今,各警务室在夯实社区治理新体系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工作中我们也尝到了一些甜头。”
“大家都坐下来,有什么问题好好沟通……”
蒋辛屯警务室民警在社区走访中了解到某小区居民高某和杨某楼上楼下住着,却因各种问题产生矛盾,双方均据理力争,剑拔弩张。
业主高某说:“楼上的业主说脏话,还使用‘震楼王’,噪音特别大”。业主杨某说:“他们家孩子走道声音特别大,并且把微信还拉黑了,有时候我清洗纱窗脏水可能滴到了楼下,楼下就说我往他们家倾倒‘三全水’”。
双方各执一词,为避免矛盾扩大和激化,民警先是多次走访双方邻居了解相关情况,再通过电话与双方进行沟通。在取得双方信任之后,民警走进双方家中进行说服教育、协调沟通。最终高某和杨某这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了,表示以后邻里之间会相互包容谅解,并互相道歉握手言和。
五百户派出所
五百户镇地处县城正南方向,总面积61.1平方公里、43个行政村,人口达4万人。
派出所所长王雪冰介绍:“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活动中,五百户派出所全力推进高标准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今年3月份以来,组建了以包村干部、司法干部、村两委干部、有威信威望群众为主的义务调解员队伍,成为调解邻里家庭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同时聘请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热衷公益调解事业的“专职调解员”,5月份五百户派出所建成全市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老赵调解室”。”
采访中,王雪冰打开了话匣子……
前不久,五百户派出所接到群众王某报警称,在五百户菜市场附近,因装车问题发生口角,其哥哥被一起装车的赵某打了。
警情就是命令,矛盾中蕴含着风险。接警后,民警王琦翔带队迅速赶至现场处置,由于双方情绪较为激动,为防止双方冲突升级,他对其双方进行了耐心劝导,要求当事人双方保持冷静克制,待民警调查情况后再协调处理。
随后,他立即对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调查,在掌握双方矛盾诉求后又对其进行了调解,通过耐心细致调解,当事人认识到了错误,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最终和解。
“对于因矛盾纠纷引发的斗殴事件,我们一般都会当场调查,立即处理化解,从不耽搁、拖延时间……”民警王琦翔说。
谈到矛盾调解工作感触时,王雪冰说:“农村矛盾纠纷大多事发突然,转化也快,往往一句粗鲁话就会引发双方冲突。如果我们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把工作做细致,矛盾纠纷大都能迎刃而解,这起调解案例只是所里调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据悉:近年来,香河县公安局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打赢风险防控攻坚战,扎实推进县域警务工作,全局各派出所共调处矛盾纠纷数700余起,成功化解了一大批风险隐患,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