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以视频形式在京召开。邢台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作为河北基层法院代表,与会议现场连线。开发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樱向周强院长汇报了开发区法院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
汇报过程中,邢台开发区法院以实景方式远程展示了新扩建的诉讼服务中心并介绍了经验做法。邢台开发区法院一直致力于将最好的场所提供给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便捷、舒心的诉讼服务,构建了 “分得出、调得成、裁得快”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
一是围绕“分得出”,构建运转高效的“三层分流”机制。通过导诉分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通过调解分流,将适宜调解的简单案件开展诉前委派调解;通过繁简分流,将调解不成的简案分流至速裁团队。截至7月,导入诉前调解1128件,分流率达70.9%。
二是围绕“调得成”,打造互通联动的“一纵两横”调解网络。以法院为中心、以人民法庭为分中心,与区委综治部门和乡镇综治点横向对接,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诉前调解,在成讼率高的乡村招聘特邀调解员开展重点治理。向党委政府争取到80万专项调解资金,实行以案定补,定期组织调解员培训,开展庭审观摩,确保调解员愿调解、善调解、调得成。截至7月,人民调解员调解结案320件,特邀调解员调解结案760件,调解率达55%。对人民群众与行政机关之间的争议案件,由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开展诉前化解,今年3月该中心成立至今,行政争议案件化解率达52.5%。
三是围绕“裁得快”,构建速裁快审“高铁”新模式。2018年初,即在诉服中心设立两支速裁团队,简化办案流程,推行小额诉讼、简案快办,实现快立、快审、快结。今年1至7月,速裁团队共办理民商事案件560件,30%的法官审结全院50%以上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3天。
通过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的有效构建,邢台开发区法院收案数特别是民事案件收案数自2017年起呈现年均18%的降幅,实现了收结案的良性循环,工作成效凸显,目前已经基本建成了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以“热心、爱心、耐心”服务为基础,以“15项一次办好”为标准,以“实用、好用、管用”为目标,以“智慧化、信息化、大数据”为纽带的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形成了一站全办、一网全办、一号全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