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魏晋之前,几乎所有的诗都是为了唱的,至少是按演唱的模式创作的,都是歌词。鲁迅也认为歌早于语言: "人类在没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中国诗史上,诗词与曲脱离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严重书面化。书面文本在时间与空间的传递过程中,不容易变异而曲,由于当时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记录方法,只能靠口口相传,当然最容易失传。
在山西太原召开的毛泽东《沁园春·雪》研讨会上,众多学者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沁园春·雪》的创作过程、思想内涵、艺术价值、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沁园春·雪》全词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和气魄,使命和担当,以及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的为民情怀,从《沁园春·雪》中可以体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江山如此“多娇”,北国风光“分外妖娆”,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因为坚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腐朽事物,进步力量必然战胜落后反动力量。诗词描摹和勾勒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求索之路,是中华民族从彷徨、苦难走向复兴、自强的心路历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沁园春·雪》传达出来的人民意识正在于此。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就在于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始终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说到底就是贯彻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供稿人:邹坤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