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的重要指示,持续在全网刷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2018年全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2020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但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思想的行为的先导,舌尖上的浪费屡禁不止,主要还是人们思想上出现了偏差,讲排场、比阔气、怕丢面子、盲目攀比,尤其体现在红白喜事的宴会席上。还有人错误的认为,浪费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今天仍要强调节约粮食,既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不节,则常不足。”节约粮食看起来只是事关个人的小事,但乘以全国14亿人口,就变成了天大的国事。粮食总产量有限,人人都浪费,就会动摇国家安全的根基;相反,人人都节约,就是在增加粮食,能够让我们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过去那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状况已不复存在。虽甜犹能知苦,居安常思危险。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供稿人:孙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