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桥东区:构建“3+2”党建联合体 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桥东区始终突出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大胆创新“党建+”模式,积极构建“3+2”党建联合体,蹚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常态化服务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突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基层治理有魂
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充分赋权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轴心和纽带作用,构建党建统领的“全科网格”体系。全面深化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建立“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社区治理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及便民服务中心、网格管理中心和综治中心为支撑,以辖区单位、物业公司、“两新”组织为成员单位的共治格局,通过落实“兼职委员”“党建联席会”“签订共治共建协议”等制度,实现组织联动、工作联动、队伍联动、保障联享、责任联查。目前,组建街道社区“大工(党)委”52个,涵盖各领域各行业成员单位360家,召开党建联席会200余次。
建立“三级”管理服务体系,推动基层治理有序
将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网格组织体系,实现从社区到楼栋单元都有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在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建立“社区-管家-楼长”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建强专兼职网格力量,社区层级由社区书记担任网格长;管家层级实行“一格一员、专职配备”,从网格党支部书记或委员、小区退伍军人、有精力责任心强的志愿者中选配;楼长层级从下沉干部、党员骨干、退休干部、在职党员等“红色力量”中选定,构建了“专职力量+社会力量+红色力量”的网格员队伍。全面推行网格员亮身份制度,统一配备移动终端、工作服、工作证、《党建引领 服务民生》口袋书,实行持证上岗、绩效化管理,每年列支260万元,对管家和楼长进行奖补。网格员履行“四查四报一代办”职责,群众有问题可以直接联系网格员,靶向解决各类民生问题。截至目前,全区共选配管家330名,楼长2048名,解决问题隐患458件。
推行“两个”议事帮办平台,推动基层治理有效
按照“减少管理层级、方便群众办事”的思路,以扁平化管理优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建立“社区街坊议事厅、街道民生服务队”两个议事帮办平台,规范街坊议事厅组织机构,通过居委会、管家、楼门长组织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定期就老街坊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创建文明城市等内容进行讨论,议事厅成为社区公共事务的议事平台,实现“居民的事居民议,居民的事居民定”。街道民生服务队坚持“呼有所应、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迅速出击,全天候运转,第一时间赶赴问题现场,解决民生服务“痛点”,为居民织起一张安全网。在今年涉及155个老旧小区改造中,街坊议事厅召集议事会议130多次,征集3000多人次意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拆除小区违建2万多平米。民生服务队开展“点亮楼道”暖心工程,为769个楼道重新安装照明灯,修补背街小巷破损路面70多处,以更便捷途径畅通民意、汇集民智、解决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