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东湾乡孙庄村: 千亩杏林旺盛生长 村民致富走在路上)
近两年,在固安县东湾乡孙庄村的土地上,一望无际的千亩杏林正旺盛生长,水果种植的同时发展林下农业种植,改善了村庄环境,增加了农民收益。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片杏林,看一看村民致富背后的故事。
三四月份,白色杏花海中有粉色的桃花点缀;七八月份,金黄的杏子与鲜桃挂上枝头等待采摘。田沟间规模化种植果树,杏树桃树交相辉映;田垄间播撒种子,黄豆红薯油绿一片。镜头中美好现代农业景象的产生,还要从孙庄村村民姚建山说起。
伴随“三农”改革和土地流转趋势,2019年1月姚建山成立了“河北晶昱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公司20多名员工均是本村村民。姚建山的公司流转了孙庄村1700多亩耕地,打造了千亩杏林工程,种植“金太阳”品种大杏树苗1600多亩,桃子200多亩,精选抗旱抗涝树种,严格按照株距2米、行距5米的国家标准种植。科学种植加上公司员工的精心呵护,今年8月,两年树龄的杏树、桃树都已进入结果期。今年早春,姚建山又在林下种植了“蜜薯”1300亩、黄豆200多亩,合理利用了田间土地,确保了收益最大化。
土地的流转对孙庄村村民来说,也是一件致富的好事。每亩地村民一年可获利1200元,余下时间可以自由经商、打工。近千亩的种植规模,用工量也随之增加,村民也可以发挥自己的种植经验到姚建山的公司打工,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转移难问题。
河北晶昱农业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建山说:“河北农业经济种植园公司流转了孙庄村1800亩土地,种植杏树和桃树。在林下经济方面,解决了村里的零散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孙庄村党支部书记孙秀齐说,由于土地流转,村里村外不但环境好了,村民也增加了收入。
孙秀齐说:“到2020年,我们村一共流转土地1800亩,用于种植杏树、桃树,流转土地农民在这个集体打工,增加了个人的收入,不用外出打工,农民每年最多能在集体挣两万块钱左右。以后我们要打造,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林业,再次增加新的收入。”
现在,千亩杏林生产的农产品,均与食品厂有稳定、长期的购销合同,免除了市场销售的不确定性,确保了村民的利益。而作为孙庄村森林村庄建设的一部分,千亩杏林的打造,不但改善了村街环境,还为首都大兴机场固安临空涵养区的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记者:姚金竺 王智钢 方欣荣-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