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以"设计互联·驱动未来"为主题的第6期GIDA未来设计沙龙在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成功举办。
此次沙龙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展开,沙龙现场汇聚了品牌企业代表、设计公司代表、媒体代表等约50人,线上直播累计观看数达3万余人次。
GIDA未来设计沙龙现场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芦苇工业设计奖中方主席何人可,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国强,鲁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薛文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系主任周宇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毕学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家阳,红点设计中国区总经理、红点设计博物馆馆长石振弘,朗图创意体创始人、深圳平面设计协会顾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冯志锋出席沙龙。
GIDA未来设计沙龙现场
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同创新平台秘书长、河北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主任、雄安新区未来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长、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封昌红担任主持人。
封昌红担任沙龙主持人
何人可先生在开场中表示,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经过了5期线上GIDA未来设计沙龙,终于迎来了阔别重逢的见面。这场肆虐全球的疫情,让我们共同见证了数字化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深切体会到数字化逐渐成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金芦苇工业设计奖中方主席何人可
独家分享
此次沙龙邀请4位设计领域知名大咖,围绕工业设计、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关系,分享新理念、新趋势,解析工业互联网时代,设计发展新方向。
工业设计在互联网时代中的新理念杭 间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
杭间先生从不同阶段对工业设计概念的定义展开分享,剖析设计教育的未来迭代与升级,分析疫情之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关系的变化与发展。
他表示,设计应从人出发,从现在出发,拒绝从历史和未来出发。在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强调以创新为主。现阶段的设计专业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而转变成社会需求和根据需求提供的服务。
正是这种服务前提下的倒推,导致了传统设计专业逐渐不存在。所以在社会需求这样的背景里面,工业设计边界被极大的削减。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博物馆总馆长杭间
未来,决定人工智能发展高度,取决于人类今天如何教会人工智能学习。不同的人工智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产生了新的能量、结构、可能性,这正是工业设计专业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最后,杭间先生根据自身经验提出:
设计民主。
希望未来设计师进行设计思考时能够更宽容、更不受束缚。
设计思维与“折叠”。
距离遥远的两个点,通过动态折叠的发生,能够产生非常近的解决问题方法。
世界回到身体。
感到彷徨时,应回到身体再出发。
“矩阵”帝国。
事物拥有本身的结构,每个人、每件事物都有在矩阵中的结构性关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陈国强
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国强
陈国强先生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为主题,分别从'中国制造'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格局;'中国智造'续写华章;'中国智造'设计先行3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他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北斗导航、海洋深钻、高铁核电、港珠澳大桥、FAST“天眼”等大国重器为例,分析我国现阶段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并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陈国强先生表示,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是依然面临着大而不强、多而不精的问题。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加紧孕育兴起,这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历史性交汇。
燕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国强
在第二部分的分享中,他以华为与徐工集团作为案例,分享了创新设计如何运用“产业微笑曲线”, 助力摆脱低价值链,从而迈向设计3.0时代,最终引领中国制造。
陈国强先生表示,实现向中国智造转变须做到以下方面:
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原创能力、突破核心技术。
加强提升创意创造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造就一批受世界尊敬的跨国企业和全球著名制造服务品牌。
积极建设支持中国智造的产业创新体系。
抓住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关键环节。
大力改革创新人才多学科交叉培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的先进制造文化和信誉。
设计师在智能时代形势下,应积极转变,发挥自身力量价值:
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设计的能力。
统筹全面性,兼顾实用性、功能性、情感化的设计能力 。
设计过程考虑品牌传播、市场运营、商业模式等关键环节 。
视野前瞻性,具备比用户更早知道下一步发展,并提前作出应对。
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以人为中心,为人提供服务的设计能力。
品牌创新如何助力商业变革?冯志锋
朗图创意体创始人、深圳平面设计协会顾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冯志锋
冯志锋先生以“品牌创新如何助力商业变革”为主题,从喜茶、全棉时代等新型餐饮企业、零售企业经典案例出发,分析阐述了设计、品牌、商业三者的关系。
冯志锋先生表示,一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互联网时代正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变革。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来的都更为快速和多元,在这个时代及更长远的未来,唯有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变的。
朗图创意体创始人、深圳平面设计协会顾问、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冯志锋
通过对新用户、新品类、新场景分析,探索品牌创新对于商业变革的重要性。
他强调,在互联网时代,要洞悉时代趋势,以用户为中心,考虑用户需求的差异性,保证精准定位,不断迭代产品和创新场景体验,从而打通品牌、产品和营销的商业全体系。
品牌与设计师必须要洞悉时代趋势,以用户为核心,精准定义,打通品牌,产品和营销全体系。
设计即战略石振弘
红点设计中国区总经理、红点设计博物馆馆长石振弘
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核心基础,设计战略是企业发现新价值的创新战略。石振弘先生以“设计即战略”为主题,从“设计驱动品牌”的微观层面解析设计对于一个品牌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石振弘引用红点奖机构创始人兼主席Peter Zec说的:“竞争很残酷,想靠平庸的设计实现企业长青只能是天方夜谭。”
红点设计中国区总经理、红点设计博物馆馆长石振弘
设计已成为顶层战略思维与面向未来的品牌核心竞争力。好设计同时具备“功能”“魅力”“使用”“责任”四种特质,品牌可借助设计的力量,创造附加值。
石振弘先生在分享过程中,通过机器人、智能设备等获奖案例分享,分析智能产品近年来设计发展趋势及报奖数量发展趋势。
云袭解惑
在云袭解惑环节,现场观众举手提问,与演讲嘉宾进行互动,打破边界,提出探寻设计创新发展新思路。
嘉宾参与云袭解惑环节,现场回答观众提问
观众进行现场提问
1、工业互联网时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提问杭间
杭间从不同时代经济体制角度出发,解答观众提问: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经济,都会根据不同时代特点进而催生出不同的转化和形态,对设计的发展趋势具有引导性。
2)技术问题。不论什么时代,通过新的技术都会催生新的设计增长和发展。
3)”天才设计“。每个时代都有”天才设计师“的存在,例如苹果的乔布斯,这部分人会起到超越时代的引领作用。
因此,设计师应不断探索、学习,真正去理解设计跨学科融合的概念。
2、如何通过设计让一个品牌脱颖而出?
提问冯志锋
冯志锋从产品、人跟产品发生连接、决定购买行为的场所等3个商业设计顶层逻辑展开解答:
如何利用设计来创新?首先要让我们的产品在用户心目中找到独特的位置和可能性;第二,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牵扯到一个”场“的问题,我们要考虑到这个”场“触发消费者产生消费的动机是什么?
所以品牌包含的点,不仅仅是一个logo、一个设计、一个包装,它是一个体系。所以我们最终要回到人、产品和场景,这3者的关系当中找到突破点。
3、设计与科技怎样结合助力实现中国“智造”?
提问陈国强
陈国强根据科技与设计两者间的关系进行阐述,解答观众提问:
设计和科技一样,囊括了许多重要的想法和实践。从当代设计的产生到今天,科技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着设计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科学技术与设计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件优秀的产品一定是科技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体,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使产品更加完善,成为一件优秀的产品。在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要适应这种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科技所提供的力量,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才能创造属于新时代的产品。
4、工业互联网与金融怎样更好的结合?
提问石振弘
石振弘先生以线下硬件获奖作品为例,回答观众提问:
一台机器的诞生,确实可能导致线下工作人员的大幅减少,但在这些变化背后同样充满了机遇,未来到底是互联网取代硬件还是硬件能够协同互联网做一些新的东西?是一个未知数。
只有考量到用户的痛点以及整个产业的痛点,所有事情才会变得更加简单,通过硬件设计整合互联网,可以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一个参考方向。
一言一物
沙龙最后,各位嘉宾分别以一本书、一句有力量的话语作为结尾,为观众献上一份精神之礼。
石振弘
《成功之道:设计即战略》
让我们一起打造中国社会设计的生态系统
陈国强
《论创新设计》
人因创造而奋进,国家因创造而崛起。
杭 间
《设计的逻辑》
工业设计在未来要把工业两个字括弧起来。
冯志锋
《金阁寺》
换一个新的场景,认识一个新的自己。
设计之礼
第6期GIDA未来设计沙龙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举行,在直播过程中线上观众同步发表参与沙龙的感受及见解,我们从中选取6条留言,赠送限定款设计之礼。
一等奖留言
云观众:IRIS 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国制造与“互联网+”不可分割,“中国智造”和工业设计更是联系密切。工业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大有可为!
二等奖留言01云观众:陈 具体物品的设计仅仅是设计的一个方面,设计让技术能够服务于人类的方式,更是对科技,商业和资本,生态与资源,人类与社会的一种协调。
02云观众:鹿 设计,将静态美和动态美巧妙的结合起来,在给予美感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实用感,舒适感。设计让生活更美好
三等奖留言
01云观众:新鲜萝卜皮 国内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创新性企业过度,企业都在寻找开创新品类,聚焦优势产品,寻找和其他品牌的对立。然而真正能成为迪斯尼和茑屋书店那样的商业综合体还任重道远。
02云观众:姜海波 冯老师引用里斯定位的基础理论,呼吁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更好的开创品类,占领消费者心智,塑造品牌。整套理论非常清晰,适合大部分企业。
03云观众:保健梳 提升河北原创产品水平,任重道远。
上下滚动查看精彩留言
精彩预告
GIDA未来设计沙龙已经连续陪伴大家6期,接下来,沙龙将继续邀请国内外设计领域与产业、科技、风投、媒体等其它相关领域嘉宾,分享新观念、新趋势、经典案例,针对不同主题,剖析行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短板,为未来发展建言献策。聚焦当今社会语境下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工业设计的力量进行介入、引导、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