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夏粮少收千万吨?粮食危机要来了?解答来了!

0
分享至

近日,一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消息,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该消息称,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

其中:

河北收购355.9万吨,同比减少93.5万吨;

江苏收购1083.5万吨,同比减少10.8万吨;

安徽收购592.9万吨,同比减少222.4万吨;

山东收购661.4万吨,同比减少54.4万吨;

河南收购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

湖北收购139.0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

一个又一个减少,总量还是千万吨级的减少,再加上一些无良自媒体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危言耸听,让习惯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人们开始脑补各种画面:粮价会不会大涨?粮食安全还安全吗?粮食危机要来了吗?

权威答案在这里

↓↓↓

减少是减少可得看清楚是什么减少

这一次,让部分不良媒体大作文章的是夏粮主产区同比减少,而且减少总量达到了让人吃惊的938.3万吨。要知道,今年一共累计收购才4285.7万吨。如此幅度的减少,的确吸人眼球。

减少是减少,可也得看清楚是什么减少了啊!让我们再温习一下那条消息: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3万吨。

这回看清楚了,是“收购量减少”,不是部分自媒体炒作的“总产量减少”。两字之差,意思相差千里。

举个例子,根据统计,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今年收购小麦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事实上,河南省今年夏粮再获丰收,该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比去年还多出了1.67亿斤,创下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记者会上也披露,我国今年的夏粮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

由此可见,那些喊着“粮食不够了”“粮食危机要来了”的人,可以歇歇了。

既然丰收了为啥收购量还减少呢?

既然粮食安全是有保障了,那为何丰收之后,粮食收购量反倒减少了呢?这是一个好问题。

实际上,粮食总量增加,收购量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部分农民看好粮食行情,产生惜售心理,以致收购量出现了下降。这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在河北柏乡县西汪镇东施庄村,种粮大户冯连辰今年种植750亩优质强筋小麦,亩产1000斤左右。当地优质强筋小麦价格已经从1.23元上涨至1.30元至1.32元左右。他认为小麦价格还会上涨,所以把小麦储存在了柏乡县金谷源粮油贸易有限公司的“粮食银行”中,等到价格合适时再出售。

农村有句俗话:庄稼老头长得怪,你越涨价越不卖。河北柏乡粮库主任尚金锁认为,导致今年粮食收购量同比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普遍惜售。

一方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农户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风险意识增强,储粮意愿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在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民市场意识提高,粮食收购由以前的集中收购转化为现在的全年均衡收购,收购期也相应拉长,特别是今年市场行情较好,农民不急于售粮。

要不要提前存粮?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普通老百姓,是否需要提前存粮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在之前已经明确回答过了。答案很简单:不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不需要。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两大口粮完全实现自给,谷物自给率超过95%。而且,小麦消费每年还有不少结余,保证供应没有问题。

第二,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目前看全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足。

第三,虽然我国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但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所以,咱们普通老百姓根据家庭消费需要适当购买粮食就行。大可不必过多囤积,跟风抢购,不仅白白费力,时间长了,也不利于米面保存,对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国都在咽喉炎”?严重可危及生命!医生提醒→

“全国都在咽喉炎”?严重可危及生命!医生提醒→

每日新报
2023-09-25 11:39:41
看到在日本爆火的中式盒饭,韩国人又坐不住了,评论区太有意思了

看到在日本爆火的中式盒饭,韩国人又坐不住了,评论区太有意思了

美食与生活不可辜负
2023-09-25 02:51:33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走上第三条路

武统、和统都没希望?台湾军事专家:中国大陆已经走上第三条路

睿鉴历史
2023-08-25 12:00:02
亚美尼亚为什么直接就投降了?

亚美尼亚为什么直接就投降了?

实事大家谈
2023-09-25 08:04:03
《刘老根》二奎爆料:贾冰已磕头拜师赵本山,成为自己的师兄弟

《刘老根》二奎爆料:贾冰已磕头拜师赵本山,成为自己的师兄弟

长春国贸娱乐
2023-09-24 23:34:22
河北局长妻子,去买菜失踪2个月,弟弟到姐夫家吃饭发现骇人秘密

河北局长妻子,去买菜失踪2个月,弟弟到姐夫家吃饭发现骇人秘密

社会奇闻君
2023-09-24 11:25:03
9月25日上午,江苏又有一人被查,我们看看他是谁

9月25日上午,江苏又有一人被查,我们看看他是谁

123来哥傻子1
2023-09-25 06:49:51
再见蔡斌!中国女排惨败出局,李盈莹袁心玥遗憾,郎平果然没说错

再见蔡斌!中国女排惨败出局,李盈莹袁心玥遗憾,郎平果然没说错

体坛故事集
2023-09-24 14:41:21
歌手孙楠在央视说:自己把健康看的非常重要,所以才决定素食

歌手孙楠在央视说:自己把健康看的非常重要,所以才决定素食

简单养生轻松健康
2023-09-24 22:23:51
“风暴阴影”命中黑海舰队司令部,黑海舰队司令当场身亡

“风暴阴影”命中黑海舰队司令部,黑海舰队司令当场身亡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3-09-23 10:44:03
进灰的iPhone是印度组装?且慢嘲讽,这是中国制造!

进灰的iPhone是印度组装?且慢嘲讽,这是中国制造!

故事奇谈录
2023-09-25 03:37:04
云南独立六百多年,明朝都能收回,为何却收不回独立三百年的越南

云南独立六百多年,明朝都能收回,为何却收不回独立三百年的越南

天气观察站
2023-09-24 12:58:10
美访华团抵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后,美将27个中国实体移出清单

美访华团抵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后,美将27个中国实体移出清单

令玘
2023-09-24 09:19:35
泪目!女排告别龚翔宇王梦洁哭了,倪非凡成泪人,全场唱歌唱祖国

泪目!女排告别龚翔宇王梦洁哭了,倪非凡成泪人,全场唱歌唱祖国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3-09-24 23:06:04
CCTV5直播,广东男篮对阵北控,沃特斯确定首秀,周琦有望复出!

CCTV5直播,广东男篮对阵北控,沃特斯确定首秀,周琦有望复出!

中国篮坛快讯
2023-09-25 12:13:59
云南一女子找表弟修水管,发生关系时嘱咐:轻点别被我老公听到了

云南一女子找表弟修水管,发生关系时嘱咐:轻点别被我老公听到了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3-09-25 05:33:46
唐校长苟主任开房事件,婚外情应该受到批判,不影响本职工作就好

唐校长苟主任开房事件,婚外情应该受到批判,不影响本职工作就好

辉哥说动漫
2023-09-25 07:48:10
“真人取精,一次2万”!地下捐精现场曝光:可直接发生关系

“真人取精,一次2万”!地下捐精现场曝光:可直接发生关系

观史通鉴
2023-08-28 09:53:57
历年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你贡献了几部?

历年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量,你贡献了几部?

宏宏饼干屋
2023-09-24 16:19:36
李梦回国备战亚运会,穿紧身衣凸显好身材!张隆全程陪伴为她拍照

李梦回国备战亚运会,穿紧身衣凸显好身材!张隆全程陪伴为她拍照

十点街球体育
2023-09-24 10:03:53
2023-09-25 14:36:49

头条要闻

17岁女孩在亚运会两破纪录:是个叠弹壳高手 爱好美甲

头条要闻

17岁女孩在亚运会两破纪录:是个叠弹壳高手 爱好美甲

财经要闻

恒大突发公告!境外债重组遭遇困难

体育要闻

陕西信达,重蹈凤铝覆辙?

娱乐要闻

佟丽娅董璇分享同游美照,似孪生姐妹

科技要闻

苹果15系列发售首个周末:Pro Max上海门店脱销

汽车要闻

升级8155且有8AT 15万级不会错的7座SUV

态度原创

本地
房产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非遗评剧,唐山历史纵深处的文化名片

房产要闻

10座车站!1号线支线规划方案公示

手机要闻

华为秋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数码要闻

华为秋季旗舰新品发布会

公开课

这地方靠“洋垃圾”日赚3万,人却活不过25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