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赢脱贫攻坚战】桥西区凝心聚力 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以来,桥西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按照“七个聚焦”“四个不摘”的要求全面发力,精准施策,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
年初制定了《桥西区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动员全区各级干部职工落实落细工作举措,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成效巩固和质量提升工作。认真落实扶贫开发工作月调度机制,针对存在问题,集中研究解决措施,今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8次,研究并解决了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库建设、扶贫资金使用、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六个清单”重点工作任务推进等问题14件。
(一)夯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基础
1.义务教育方面。2020年春季共计为25684人次学生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合计124.46万元。为55名生活困难家庭寄宿学生发放寄宿生活补助3.175万元;为748名非寄宿“四类学生”发放生活补助20.55万元,“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2.基本医疗方面。实施了医疗救助扶持,截止6月底,“三重保障”报销住院医药费41931.9元,门诊特殊病报销医药费37315.8元。在桥西医院设立了医疗保障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并在区属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了统一受理、统一审核、统一报销,做到信息共享,自动结转,各类医疗费用即时结算,简化了贫困群众就医用药报销程序。同时,对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了“基本公卫、基本医疗、健康指导”家庭医生服务,并签订了服务协议书,确保医疗扶贫全方面服务到位。
3.住房安全方面。区住建局组织对农村居民居住房屋进行安全鉴定,目前未发现有村民居住在危房内。
4.安全饮水方面。区农业农村局对20个行政村的饮用水进行水质检测,各村饮用水水质、水量、取水方便程度、供水保证率均达到国家标准。
(二)强化帮扶措施,做好防致贫防返贫工作
结合今年受疫情影响的实际情况,修改完善了《桥西区关于进一步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桥西区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细则》,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截止目前全区无返贫致贫现象发生。
在全市率先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实现了城市与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并轨,破解了低保标准城乡二元机制带来的“救助不平衡、不充分”难题,改变了农村分类、分档保障与城市补差保障差别,做到政策制度、保障标准、管理体制、操作程序、信息平台“五个统一”,农村低保金增幅达57%,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提高了保障水平,促进了社会保障底线公平,推动了城乡深度融合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困难群众。
(三)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
将脱贫攻坚“回头看”与建立健全6项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清单等工作统筹安排部署,排查此次疫情对贫困户生产生活的影响,持续对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摸排,动态管理,精准建立防贫人口台账。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脱贫户和边缘户进行动态监测,与民政低保系统进行数据比对,提高扶贫数据质量。
制定《桥西区2020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对低保人口持续关注和精准帮扶,防止因低保线和贫困线调整变成贫困人口;对患大病、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实行清单管理,经“三重保障”报销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通过给予困难生活补助解决实际困难。坚持兜底保障,全面落实落细低保、医保、养老、救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政策,对完全丧失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给予兜底保障。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区财政出资61.68万元,积极推行防贫保险,对全区2.1万农业人口实施保险保障。
(四)深化扶志扶智行动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以扶贫领导小组名义制定并印发了《桥西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工作方案》和《桥西区2020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计划》,按照方案要求及遴选程序选出致富带头人6名。积极组织区直部门业务骨干、镇村两级干部、帮扶责任人、致富带头人培训,截止7月底已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182人。
坚持每月一走访,宣传党的政策,让贫困户明白“惠在何处、惠从何来”。联合东窑子镇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组织动员贫困群众参与脱贫攻坚,防止政策“养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