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根据市“三创四建”活动办和市“优化营商环境”专班的安排,市法院参加了“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法院三级高级法官、审委会专职委员李敬松,二级调研员、政治部副主任甘军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全市法院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李敬松专委在情况介绍时说,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市委部署,深入开展“三创四建”活动,依法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提升合同执行质量,全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法治在服务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功能。市法院充分考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召开中小微企业代表座谈会,积极回应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法律问题,及时制定助推复工复产达产10条措施和服务保障“六稳六保”8条司法指导意见,对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纠纷,注重发挥多元解纷机制的作用,坚持调解优先,积极引导当事人协商和解、共担风险、共渡难关。截止7月底,在诉前、诉中和执行环节调处和解案件3500多件,北戴河区法院受理的因疫情引发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80%得以调解解决,昌黎县法院近日妥善调处两起涉某航空培训企业因疫情引发的纠纷,收到良好办案效果。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综合考量、审慎适用强制执行措施,有限性运用失信惩戒制度,对320余家涉案中小微企业采取活封等“放水养鱼”“腾笼换鸟”的执行方式,化解企业债务危机,最大限度保住市场主体。准确把握司法政策,妥善审理涉企合同案件,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保障各类生产要素畅通流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生存发展并重,依法引导劳动者和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全市法院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诉讼服务“八项承诺”,健全文明接待、首办负责、诉讼引导、一次告知等制度,坚持“线上”与 “线下”服务并重,推行“分调裁审”改革、对多数简单案件速裁快审,优化司法服务机制。
李敬松专委和甘军副主任还分别回答记者“‘一站式’多元解纷、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怎样作用”“在依法助推复工复产达产、帮助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方面采取哪些具体司法措施”等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