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寨:乡村厕所大“变脸” 农户笑开颜)
“一个土坑两块转,冬天冷飕飕,夏天蚊虫咬……”这是千百年来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然而,如今在冀州区小寨乡,随着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推进,以往脏乱差的旱厕彻底“变了脸”,“如厕难,难如厕”的现象一去不复返。
“过去我家的厕所在院外面,捡土坷拉垒起来的,露天也没有门,上厕所很不方便,特别是家里有老人,不卫生也不安全,如今统一都改成了卫生厕所,不仅干净卫生,用着也安心,真正地让俺们在村里也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小寨乡小寨村村民杨彩霞高兴的说。

今年以来,该乡以“三创四建”活动为契机,将农村卫生改厕民生工程作为防止疫情扩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手段,早谋划、早实施、早落实,统筹兼顾,在全乡掀起“厕所革命”的改造高潮。

齐抓共管,确保组织领导强效有力
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乡改厕工作领导专班小组,制定“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牵头抓,支部书记具体抓”三级联动机制,形成分片指导、挂牌督战、盘点销号的格局,制定详细计划书、时间表和任务清单,明确39名农村改厕专职质量监督员,负责与施工方对接,全程质量监督,填写卫生改厕竣工验收表及系统的审核录入。实行日汇报制度,对反馈的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农村改厕这一民心工程有人问、有人抓、有人管,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切实形成上下联动、层层推进的工作合力,为改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宣传带动,引导群众积极热情参与
宣传带动,引导群众积极热情参与。将农村厕所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的作用,利用调查问卷、发放改厕明白纸、工作群、干部入户宣传和村大喇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在村民中进一步普及水冲式厕所和旱厕的利弊知识,把改厕知识宣传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号召全乡村干部、志愿者、党员带头改厕,通过打造典型示范户、现身说法等方式,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改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实惠,消除顾虑,转变观念,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
精管细控,确保质量高效达标
加强对改厕工作的动态监管和指导,要求各村严格按照改厕标准统一施工全程监督,从底板到厕具全程跟踪,确保每个环节标准和材料质量按高标准建设,并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同时,该乡严格把控验收标准,在农户改厕竣工后,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当场责令返工重建,直到达到标准,确保“改一处、成一处,用一处、满意一处”,截至目前,全乡改农村卫生厕所2560户,25个村完成整村推进工作,改厕完成率达到75%以上,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