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霸州市:改造农村厕所 树立文明新风)
农村厕所革命是中央提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勠力同心,抢抓时间,攻坚克难,截至7月30日,全市共完成农户厕所改造58939座,累计完成率100.78%,所有乡镇均已完成改厕任务,并有10个乡镇超额完成。
一、领导重视,部署到位,改厕工作强势启动
按照省市要求,今年全市需要完成新改造农村户厕58481座,任务量在全省排名靠前。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房欣同志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了“厕所改造必须干,而且必须干成”的共识。连续召开改厕工作现场观摩会,谈经验、晒成绩、找差距,争先进位、比学赶超氛围日益浓厚。成立专项督导组,每天开展不间断督导,查台账、看质量、督整改,确保改厕工作实效。实行日报、周报制度。对进度连续排名靠后的乡镇由市委副书记进行约谈,化压力为动力,保证了全市改厕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力度不减,扎实推进。
二、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典型带动全面铺开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人口面积、村容村貌、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因素,因村制宜、分类施策,推出了“双瓮式”“三格式”“水冲式”“微生物降解式”等多种符合我市农村实际的改造模式,做到应改尽改,压茬推进。扬芬港镇选择基础最差的赵家柳村为试点,先行启动,村“两委”广泛征求意见,确定了“三格式”改厕模式,村集体承担各户260元改造费用。自5月1日正式动工至5月10日,仅用10天时间,该村完成厕所改造310座,实现全覆盖。霸州镇老堤村将改厕和供排水工作统筹实施,在做好管网建设的基础上,分片区设置化粪池,推进农户水冲式厕所改造,农户粪污通过管网排放至化粪池,实现了统一收集,统一处理。
三、抓住关键,解决难题,夯实改厕工作基础
积极利用广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咨询点、上门入户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群众对“厕所革命”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创新宣传方式,通过“霸州发布”、“霸州123”等新媒体,从群众的视角讲好改厕的故事,激发了广大农民主动参与改厕的积极性。化粪池实用性和后期维护支出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借鉴先进县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市农居办制定了《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实施方案》,探索采取“乡镇管理+服务站”模式,争取上级财政资金500多万元,购买干湿分离吸粪车4辆,三轮式吸粪车51辆,按照改厕任务量、已完成情况分配给各乡镇使用,初步解决了粪污处理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改厕过程中,从厕具产品质量、施工队伍,施工过程全程接受群众监督。此外,每个村街施工单位派驻了两名技术员,广大群众随时可以询问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极大提高了自主改厕的积极性。
按:我全市农村厕所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得益于各乡镇、部门、村街一线工作人员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南孟镇分管负责同志刘国颖就以一篇小文道出了改厕的感受和对未来乡村美好环境的期望。
改厕记
(文/刘国颖)
厕所,古称溷藩,又曰圊轩,观其形,结篱笆于四周,遮人眼目;会其意,乃五谷轮回之地,珍馐归宿之所。犄角旮旯,曾存留精彩瞬间,墙边院隅,亦演绎有的放“矢”,虽有污名,却为洁事,兼畅通人体上下,雅集秽迹东西,解男女内急,除老幼煎心。 茅房、茅厕谓之俗名,洗手,盥洗呼之雅誉,更兼有观瀑亭,听雨轩,轻松阁,安腚门之谐趣。 其有男女之别,公私之分。如厕亦有官民之异,民间多以尿尿,拉屎,直呼其名,朝堂则以出恭,更衣,讳莫如深。池纳多余之物,门迎紧迫之人,最宜浅吟低唱,不避烂炸狂轰,上达九五之尊,下至黎庶之民,不弃不离,有欲即前往。 旧时多为蚊蝇滋生之地,病菌繁衍之所。如厕之时目视蠕蠕而动,面对嗡嗡旋飞,虽恼怒但无以施为,唯逆来顺受。向日偶得,带一折扇便成一举三功,驱蚊散味降温。
其可大可小,小则只容一人,大则数十人可同时释放。遥想当年一中之厕,实乃霸州之最,两进院落,有大解脱,存小便宜,出入青春男女,进出乃俊彦良才,来也匆匆,去也冲冲,去一号不再是演员的梦想而是同学如厕的代称。课本里廉颇一饭三遗矢,刘邦如厕遁鸿门的经典记忆犹新。 新时代新作为,厕所革命,乃旷世之举。城乡联动,不存差距,卫生洁净,全民受益。基层干部,走千家串万户,跑细大腿,磨薄嘴皮,解惑答疑。与施工队对接,选址择地,铺设水之来去,多种样式,双瓮,三格,水冲,掘地安身,何惧躺立,深埋地下,竖管透气,然后加装便器,蹲坐随意,远离污染,裸露破旧,销声匿迹。充分利用污水处理,分解、过滤,得中水,无害洁净,洗花浇绿。 陋习初得改,文明正接力,继往开来,春风化雨,小康之路,风光旖旎,环境美而备感舒心,卫生洁而更加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