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要心中有党、信念坚定,在对党忠诚上树标杆、做表率。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能否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力量,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坚守信仰,扛好旗帜,永远跟党走,才能保持方向不偏、立场不移。
要甘于担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只有把工作当成一份责任、一项事业来干,才会激情饱满、动力十足,才愿意把全部精力投入其中,才不会因辛苦而抱怨。
要勇于担险。翻开我们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从南湖到塞北,从瑞金到北京,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全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从延安窑洞的兴国之光到缔造“中国梦”的新征程,支撑着我们的党走过风风雨雨的98年,就是矢志“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理想信念,就是勇于担险的革命精神。
初心融血脉,使命唤前行。担当是一种行进的状态,是将自身的能力优势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的一种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是一种对我们内心世界动力源泉的深度挖掘和行为潜能的深度激发的状态,也正是我们应该秉承的的人生态度。(供稿人:王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