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盏明灯,在越需要的地方越光明。近日,来自衡水市的小段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悬液的采集,他用善良的明灯照亮了他人重生的路,也璀璨了自己的人生。至此,小段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926例,河北分库第472例,衡水市红十字会第1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段是一名医学生,善良淳朴、乐于助人的他今年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虽年纪尚轻,但是作为未来的医生,他深知生命的宝贵,也一直将救病治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
2018年,小段在学校的号召下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期间他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情况,得知虽然配型成功率低,但一旦配型成功,便可帮助患者挽救生命的事情。随后,小段毫不犹豫地填表留样,正式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在心里种下了帮助血液病患者的“爱心种子”。
2020年,正在上网课的小段接到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同意捐献。同时,均在卫生系统工作的父母在得知这一消息后,都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随后,小段顺利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工作,并在衡水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石家庄进行捐献前的动员准备。
采集当天,小段的同学前来陪伴加油,纷纷表示小段的义举在他们同学身边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磁场”,他用自身的爱心让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悟。此外,衡水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刘宏声、武强县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张津以及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看望小段。
完成捐献后的小段内心终于轻松下来,满脸笑容的与工作人员和同学们合影留念。同时,小段的“生命种子”即刻被送往另一个医院,带着所有人的美好祝福,给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