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四个小时的采集,来自石家庄市的小张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采集到34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他的“生命种子”即刻被送往另一个医院,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希望。
在正定机场工作的小张是一位95后,虽然年纪尚小,但在工作中,他热情主动、认真负责;在生活中,他热衷于帮助他人,经常资助贫困学生。除此之外,小张还是河北省阳光公益协会的志愿者和河北省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大队的志愿者。据了解,热心公益的小张从2013年至今共参加无偿献血82次,并曾两次获得无偿献血金奖。
回想起这一段“髓”缘的故事,是从2013年开始的,那时候刚满18岁的小张,第一次来到河北省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血。在此过程中,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的重要作用,在得知日后配型成功,便可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他立即填表留样,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0年5月,正在工作的小张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次配型成功后,小张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他将自己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告诉家人,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接下来,小张配合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完成了高分辨检测配型,并顺利通过捐献前的体检。直到近日,小张在工作人员和家人朋友的关心下,顺利完成了采集,用自己的力量为另一位血液病患者送上的珍贵的礼物。
世界因奉献而精彩,社会因助人而和谐。至此,小张成为中华骨髓库第9969例,河北分库第474例,石家庄市红十字会第12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