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沧州河间的王帅今年39岁。2019年,一直过着幸福生活的他突然遭遇人生中的最大的挫折:被医院确诊为结肠癌晚期。很快,王帅就调整好心态从痛苦中走出来,在绝境中给自己竖起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目标,在人生的道路上大步走下去。
一直以来,王帅像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样,喜欢熬夜,饮食也不规律。2019年11月,王帅发现自己腰部总是疼,便去医院做检查。他总以为腰疼是腰椎出了问题,也没多想。医生给他做完检查后,面色凝重地说,检查结果并不理想,他腰疼的根源是因为消化系统里长了一个东西。“不是腰的问题,反倒从消化系统里找到了根源。”王帅在感叹现代医学发达的同时,心里隐隐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当得知自己得的是结肠癌晚期,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腰部的时候,王帅崩溃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整个人当时就颓了”。“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这么严重的病呢?家里两个孩子还小,老人也需要照顾。如果有什么万一,家人该怎么办呢……”王帅心里既痛苦又绝望,整个人像是失去了支柱一样,被医院的检查结果压得喘不过气来。
都说别人劝百句,不如自己想明白。王帅就迅速从巨大的痛苦中走了出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要尽力去争取。
王帅和家人去北京、天津等地的各大知名医院咨询,打听治疗方案。后来,他又慕名来到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这家医院的设备先进,医生们也都非常负责任。他们还经常跟外地的各大知名专家一起研究科学、严谨的治疗方案。我感觉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靠谱!”直到现在,王帅都特别庆幸自己找到了一家好医院。
由于王帅的病情特别严重,医生根据他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先给他进行化疗,把病情控制住。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再给他进行手术。今年3月,医生检查后发现,王帅的化疗效果很好,便给他进行了手术。
手术要进行五六个小时,将王帅身体内那段长约十几厘米的长有肿瘤的结肠切除。提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手术,王帅丝毫不觉得紧张。“医生采取的是微创手术。怎么说呢?做这次手术就跟我腰上长了个小疙瘩似的,很轻松,也很好恢复。”王帅说,手术前,医生安慰他放心,医生会尽力将手术做到完美。没有焦虑的心里负担,没有痛苦的开膛破肚,王帅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假手术”:原来,癌症也没这么可怕嘛!
手术第二天,王帅就试着下地了。手术第三天,王帅一高兴就溜达了三四千步。妻子看着生龙活虎的丈夫,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除了治病,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生还擅长“治心”。怕王帅有心理负担,医生就有意无意地给他聊天:“人生就是一关一关地过关。咱只要能往前走一步,就坚决不能放弃。”“自己把道理想明白,比什么都强。为了家人,你也得乐观地面对人生。”就这么聊着聊着,王帅和医生的关系由医生和病人变成了朋友。“医生的话很有说服力,他们总是给我往前奔的希望。听了他们的话,我就觉得人生充满动力。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就接着往下一个目标奔……”王帅说,遇到什么事儿,他都愿意跟医院的医生聊上几句。
前不久,王帅进行复查,检查的各种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看着这么完美的复查结果,王帅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如今的王帅,有种劫后重生的感觉。他不再熬夜,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健康有序。每天早上和晚上,他都会健走几千步,力量满满地面对生活。用王帅自己的话说就是:“睁开眼能看到每天的太阳,每天和家人一起品味这平凡的生活,自己心里幸福着呢!”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腹壁疝外科主任崔东晖。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胃肠腹壁疝外科主任崔东晖,兼任河北省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沧州市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沧州市抗癌协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沧州市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自1983年8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993年任普外科副主任;1998年晋升为外科副主任医师;2001年任肿瘤科主任;2003年晋升为外科主任医师。崔东晖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先后多次外出学习,从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国内外先进技术。1988年以来,先后在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进修学习整形显微外科,在河北省四院参加全省内镜学习班,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普外、腹腔镜,北京肿瘤医院、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301、304、309医院上海瑞金、唐山工人等医院进修学习。并数十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把学习到的先进技术应用临床,造福于民,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在普通外科、肿瘤外科、腔镜外科及整形外科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人率先在本市开展了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保留颈前肌群的分化性甲状腺癌颈清术。同时在我市首先引进腹腔镜、胸腔镜,填补我市十余项空白,并有数项在我省首先开展。
共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国际会议发表两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20余篇;在全国会议上及省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省市级科研15项。主编著作二部;参编著作一部;参加编写教科书一部;获国家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