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爽,廊坊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副护士长。她曾先后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廊坊市人民医院、中国石油中心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新生儿科进修学习。 十年间在工作中始终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她,是与稚嫩生命同行的天使。
2018年,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初期筹备时,她从来没有正点下过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生儿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作为护士长她能够快速打开工作局面,带领科室护士内练技术,外塑形象,培养了一支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
患儿的呼唤就是号令,遇到危重病人她总是冲在前面,危重症患儿的转运她总是跟着坐在车上抱着孩子送到目的地,与对方做好交接在离开。记得一
次晚上接到急救电话,一个危重新生儿需要紧急送到首儿所,她得知后,二话没说便立即赶往医院,换好工作服便匆匆上了救护车,一路平安护送到上级医院。
她总是会贴近小生命,聆听小生命,触摸小生命,为了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她总是第一时间送去优质的服务,曾有一例先天性闭肛的患儿,在住院期间她总是耐心示范和讲解造口护理的操作方法,并让患儿家长多观摩,反复讲解沟通,使家长能熟练掌握。她告诉家长正确的护理才可以达到清洁、减轻患儿痛苦的良效。
她深知新生儿科护士除了要有相当的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还要有专业的应急处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凭着对患儿的热爱与责任,她也在不断充电,让自己得以提升。她将科室空缺的项目作为进修学习的目的,掌握了多项技术理念,并且把所学全部教给科室人员。为给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提供更加高效、可靠、坚实的技术保障,深入学习了脐静脉置管,PICC、呼吸机等技术的应用,同时接受了多次专业培训,于2019年6月取得北京护理学会静疗专科护士PICC资格证书。
长期的临床实践培养了她熟练的临床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及应变能力。她发现早产儿住院时间长,血管壁薄,皮肤嫩加之长期高静脉营养液刺激大,易导致静脉炎需反复穿刺。为减少反复穿刺,延长留置时间,需要开辟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PICC穿刺术,这种安全、有效、持续性的通路更好保障新生儿生命健康。
脐静脉的迅速建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有重要意义,但这个操作属于盲穿,有时需反复更换插管方向,加重了操作难度,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但为给新生儿的救治创造捷径,她理论结合实际,多渠道学习提高自己,第一例患儿她凭借着前期充分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模拟,再加上学习到丰富的置管经验,顺利置入。她说当看到绣花针一样细的脐血管进入预期位置,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为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科室还开展了母婴同室,她手把手的指导母亲母乳喂养,主动宣教新生儿抚触。日常观察(吃奶情况、面色、哭声、体温呼吸、大小便、活动等)在喂养护理中通过与患儿拥抱等皮肤刺激与语言交流,使宝宝有安全感,同时将科普知识形象生动具体的介绍给父母。同时为了更好的稳定早产宝宝的状况,还开展了袋鼠式护理,袋鼠护理有益亲子关系,改善大脑发育。这种形影不离的相处解除了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现已开展多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面对来势汹汹的突发疫情,在得知三院可能需要新生儿科储备护士力量时,她是第一个自告奋勇的报了名,为了“备战”她多次练习穿脱防护服,穿脱防护服总共33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指定的程序,必须要细致多次的练习,形成“肌肉记忆”。还反复练习呼吸机的安装调试,以备重症患者的使用。
如今的她依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平凡的工作。未来希望用良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构筑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大摇篮。以涓涓细流的爱意安抚她们,为更多的孩子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