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昌黎县泥井镇赵家港村路旁大棚里,成片的麒麟西瓜已经成熟,藏在茂密的枝叶下“乘凉”,由于天气炎热,大棚两侧的棚罩已经落下,以便棚内降温。
村民在大棚内管理麒麟瓜秧。记者 李铎 摄
赵家港村土地多为沙土地,土质疏松,通透性好,适合瓜类生长。为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种植收益,几年前村里从浙江引进了西瓜新品种——麒麟瓜,开始大面积培育。在栽培过程中,全部采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无公害栽培方式,通过科学控产,使产出的西瓜大多在10斤至20斤,大小适中。
“瓜秧蔓太多了,就不长西瓜了,得保证一个叶上只有一个蔓才行。从早上5点开始,我就在大棚里给西瓜秧掰蔓,一个60米的棚,要在里面待上4个小时才能干完。一人一天负责两个棚,紧着干才行。从棚里出来后,全身都被汗湿透了。”村民赵东安在这里干了4年,搭大棚、掰蔓,几乎什么活都会干。
“从6月初开始,一直到10月,都是麒麟瓜成熟的季节,每天都得赶早把西瓜摘下来,等着车来收。今天,广缘超市就拉走了5000多斤。”来自浙江的技术员徐招德和妻子每天都在大棚里忙着挑选成熟的麒麟瓜摘下来。“挑瓜可是个技术活儿,单看瓜的‘皮肤’,我就知道瓜熟了没有,从瓜蒂上也能看出来,你看,瓜蒂大一点的是八分熟,小一点的就是九分熟了。”徐招德指着不远处的大棚说,一个小时能摘下几千斤的西瓜,一个棚能摘两三千斤,一天下来能摘4个棚的西瓜。
“麒麟瓜与其他西瓜相比,水分足、甜度高、瓜瓤鲜红、肉质爽口。今年是我第5年种麒麟瓜了,共种了80亩、160个棚,一年能下来四五批,每批产量六七千斤,销往北京、天津、唐山等地,年收入20万元。”瓜农贾禄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麒麟瓜价格偏低,批发价在1.6元至1.7元左右。
贾禄说,西瓜在地里种一年,就得换地方再种,从村民手中流转一亩地需要500元,附近村有二三十个工人在这里干活,每年从正月开始到十月一,打蔓、栽秧、蒙棚一直也不闲着,一天工资100多元,种植麒麟瓜的同时也带动了附近村民增收。
来源:秦皇岛日报
记者:李娜
编辑:常明明
责编:侯红玲
监审:赵明
终审:何义安 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