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胎掐丝珐琅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工艺品,与玉器、牙雕、漆器合称我国工艺美术“四大名旦”;铜火锅,我国北方冬季常见的餐饮器具。景泰蓝火锅,堪称兼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餐具。
这种火锅原本是清朝宫廷御用品,而现如今去饭店享受一顿景泰蓝火锅已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这个变化,和时代相关,又与一名叫李自年的涞水籍宫廷工匠相连。
家族传承
李增贵,涞水景泰蓝火锅制作技艺传承人,李自年后人。李增贵的手艺来源于祖父、大伯的代代传承。
战争时期百业凋零,这门技艺也随之沉寂了许久。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冬季吃铜锅涮肉的人又多了起来,这门手艺又重新焕发了活力。“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我们与北京东来顺饭庄合作,为其提供所有火锅器皿,这也代表了业内对我们的认可。”说到这里,李增贵的语气中多了几份自豪。
景泰蓝火锅制作精美,既运用了青铜和瓷器工艺,又融入了传统手工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也正因为这样,它才格外考验工匠的制作技艺,想要完全掌握这门技艺,至少要经过3年的系统学习。景泰蓝火锅制作主要有设计、制胎、掐丝、焊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等多个环节。不同的制作工序紧密配合,使原本平淡无奇的紫铜原料,经过一道道的工序,逐渐蜕变成精美的景泰蓝火锅。
技术革新
经过几代的传承,李增贵将景泰蓝火锅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
一是制作工艺的革新。原本整个制作流程都要用纯手工完成,机械化时代的来临,让铜胎制作这个环节可以用机器完成,降低了工作量,也提高了效率;
二是耐用性的提升。景泰蓝火锅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以往更多是作为展示品,真正把它作为火锅器皿的人并不多,为了提高高温下的耐用性,我们反复研究改进,终于把美观耐用的景泰蓝火锅呈现在食客面前;
三是素材构思的革新。和许多工艺品一样,早年景泰蓝火锅的花纹图案大部分也是龙凤呈祥这些传统内容,通过和涞水文旅部门合作,创造性地加入了野三坡、祖冲之等具有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的素材,既丰富了内容,也宣传推介家乡。
发扬光大
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现如今,不仅是国人钟情于景泰蓝火锅,在海外不少国家,由于当地华人的影响,景泰蓝火锅也受到国外友人的喜爱。我想它吸引人的不仅是美食美味,更是景泰蓝这项工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