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情”+“用心” 织密交通“安全网”)
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也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大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下简称“大城交警”)以创建文明县城工作为抓手,聚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强化宣传、守护百姓出行安全,将文明交通的“种子”播撒在县域每一个角落。
图为大城交警城区中队辅警对违反交通规则人员进行劝导
自2018年以来,在廊坊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针对各县(市)交警大队重点工作的考评中,大城交警一直排名第一,并多次受到河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表彰。工作在创城一线,大城交警以“用情”又“用心”的交管服务,先后荣获廊坊市2018年度、2019年度“创建全国(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并做到了“交通创城工作不丢分”。
图为群众在大城车管所业务大厅办理业务 本报记者 董旭旭 摄
整治交通乱象“动真格” 强化队伍抓根源
7月10日上午7点半,大城交警城区中队中队长孙爱军准时带领队员们在城区各路口执勤,为早高峰疏堵保畅。就在前一天晚上,他带队查酒驾直到深夜。刚忙过早高峰,听说昨天晚上查到的那位因二次酒驾暂被留置的驾驶员身体不适,他赶紧安排工作人员将其送到医院。新的一天又在紧张忙碌中拉开序幕。
“交通安全无小事,每天一睁眼,脑子里就要绷紧‘一根弦’,直到晚上睡觉前,一天平稳度过,心里才算踏实下来。第二天又是这么过。”孙爱军说。
大城县共有道路通车里程1164.019公里,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不少路段面临路窄车多的情况,加之105国道和381省道横穿城区,为交管工作增加了难度。2018年4月,大城交警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以党总支书记、大队长赵珍华为首的班子成员便加大力度全面优化道路环境,规范交通秩序。从队伍建设和业务精细化管理入手,严格执勤、执法细则,先后制定了《大城县交警大队交通违法查处制度细则》《大城县交警大队各中队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
为全面营造良好交通秩序,大城交警全警动员,压缩机关警力,补充县城区一线执勤警力,落实常态化高峰执勤制度,并从科室、乡镇交警中队抽调专门人员充实到城区执勤中队,加大县城区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县城区设置执勤岗31个,每天投入警力150余名,每个路口安排至少两名警力,严查严管交通违法行为。
与此同时,大城交警毫不放松农村交通管理工作。考虑到农村地区工作实际需要,在只需建成10个乡镇交警中队就达标的情况下,建成14个乡镇交警中队,实现了交警警力县域全覆盖,做到了农村每条道路都有警力巡逻,并保证了农村交通安全有专人宣传。
为进一步清除交通安全隐患,大城交警还着力深化源头治理。一方面,以事故多发路口为排查重点,大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走访辖区内危险品运输企业、客运企业、货运企业,通过警示约谈、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等形式,不断深化重点车辆源头监管工作。
通过一系列细致周密、真抓严管的举措,在辖区机动车和驾驶员不断增长的态势下,大城实现了交通事故四项指数连续三年下降。
“人性化管理+特色服务” 有态度更有温度
7月13日上午,在县城永定大街与新华路交口处,一市民驾驶非机动车闯红灯经过路口,执勤交警将他拦下,一番说服教育后,告知他有四种处罚方式可供选择:缴纳罚款;在路口和交警一起举小旗执勤,维护交通秩序;将关于自己违法行为的内容发到朋友圈,并警示教育其他人遵守交通规则,集够10个“赞”可被放行;抄写交通法规,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交通法规内容。该市民选择了抄写交通法规,并表示以后一定会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一味处罚容易引发市民抵触情绪,而这种‘四选一’的处罚方式更突出了教育目的,体现了人性化执法的‘温度’。”孙爱军说,此举成效显著,自4月13日至今,共纠正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9837起,其中,选择缴纳罚款的有168人,其余当事人选择配合执勤、将关于自己违法行为的内容发到朋友圈或抄写交通法规,收到了“纠正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违法现象也明显减少。
为更高效地开展交管服务,在不断创新执法手段的基础上,大城交警大力推进智慧交管建设,完善指挥中心配套设备,构建“指挥大脑”,并通过警务辅助管理系统科学地进行人员调配。在大城交警指挥中心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辖区主要路口的实时交通情况,一旦哪里出现拥堵或事故,指挥中心会第一时间协调附近警力前往支援。
与此同时,车驾管领域也推出更便民、更亲民的服务新模式。7月10日上午11点半,大城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车辆管理所(下简称“大城车管所”)办事大厅内,民警关兴华正在为市民李先生办理车辆抵押业务。李先生与陪他办理业务的4S店工作人员就坐在关兴华旁边,他们面前也有一个显示屏,同步显示着业务办理进度。
大城车管所所长苏胜利介绍:“这是我们去年推出的‘肩并肩’服务新模式,也是贯彻‘开放式服务’的一大举措,为的是在办事过程中与群众拉近距离,便于接受群众监督。”此外,他们还通过在乡镇设立服务站及推广网上办业务等方式,延伸服务触角,方便群众办事。
防患于未然 强化宣传助力长治久安
作为交通管理工作的先导,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有效防患于未然,更是长治久安之道。
在大城县南赵扶镇中赵扶村与381省道交口处,一座蓝顶白墙的小房子格外醒目,这是设在中赵扶村的交通安全劝导站。身穿荧光服、头戴小红帽的劝导员每天在路口忙碌,针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劝导和制止。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相对薄弱环节。为切实补齐短板,大城交警在辖区一些重要路口大力开展“两站两员”(交通安全管理站、交通安全劝导站,管理员、劝导员)建设推广工作。截至目前,共建设完成10个镇(区)交通安全管理站,并从镇(区)协调专人任管理员。各镇政府和大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一些行政村与省道交口处建成了交通安全劝导站25个,并设置执勤岗亭,由行政村“两委”班子成员任劝导员,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各中队按照辖区管理原则,深入村街、饭店、学校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教育,并通过张贴墙体安全标语、发放交通安全卡片、村街大喇叭广播、给中小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等多种方式,营造浓厚的交通安全宣传氛围。2020年4月28日,大城交警被河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评为“2019年度全省农村‘面对面’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大队”。
在围绕重点狠抓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大城交警还充分挖掘新媒体潜力,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他们联合大城县电视台成立了宣传工作专班,邀请县电视台工作人员入驻交警大队,共同做好“大城交警”微信公众号宣传,尝试制作《醉与罪》拒绝酒驾主题宣传片,录制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交通安全网络课程等。另外,他们还与县广播电台合作开通了“FM89.2畅行大城”直播节目。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宣传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
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为群众排忧解难
6月2日上午11点20分左右,大城交警特勤中队交警刘涛和李宇轩正在某高速路口执勤,一辆津牌大货车突然驶向路边紧急停车。司机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跳下来,焦急地向交警求助,说孩子刚刚误食了高锰酸钾,需要紧急送医。刘涛立即带他们上了自己的车,火速赶往医院,并让李宇轩用电台呼叫指挥中心请求支援。7分钟后,刘涛将他们安全送达大城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经过20多分钟抢救,孩子脱离了危险。
几天后,孩子康复出院,孩子的父母特意带着锦旗来到大城交警特勤中队执勤点真诚道谢。“群众遇到困难,我们必须挺身而出,这是人民警察应该做的。”刘涛朴实的话语传达出为民服务的心声。
帮助迷路的孩子或老人回家、救助街头受伤群众、护送危重患者及时就医……作为路面见警率最高的警察,交警每天都在与群众打交道,除了日常的交管工作,他们更是在危难时刻及时伸出援手,为群众排忧解难。
今年疫情期间,大城交警全员出动、值守一线,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共缴纳11850元特殊党费上交至县委组织部,又捐款28250元交到大城县红十字会,用于全县防疫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为助推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大城交警将会议室改成“网络直播间”,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复工复产企业讲解科学防疫知识、安全出行注意事项及车驾管业务如何办理等多方面内容,受到企业及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强化管理方能提升服务,优化服务又进一步提高管理成效。随着管理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大城交警仍在不断创新改革、探索智能化发展路径、改进工作方法,让交管服务朝着更高效、更便民、更有温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