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河北 > 正文

7大“致胖因素”你占了几个 每周甩肉一斤为宜

0
分享至

(原标题:7大“致胖因素”你占了几个)

“夏天夏天悄悄到来胖的只有你,你闺蜜、你闺蜜瘦得像林黛玉……”听到这首歌,宅家少动却没少吃的你扎心了没?再告诉你个更扎心的消息,除了带来“三高”、慢病外,国外有研究者提出,肥胖甚至是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别人不胖就你胖是怎么回事?今天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和健康教育所的专家,就来帮你找找原因。

肥胖可能让新冠肺炎病情加重

北京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专家介绍,肥胖常常和血脂异常、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同时发生,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生育功能受损以及某些癌症等疾病。肥胖可能是这些健康问题的诱因和危险因素,也可能与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而国外有研究者提出,肥胖甚至是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在年轻患者中更是如此。美国和法国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肥胖与更高的入院和重症可能性有关。

别人不胖就你胖?原因在这里

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的专家介绍,其实人类的肥胖有70%要归结于遗传因素,不过只有在精神、饮食、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促进下,肥胖才会悄然发生。为啥别人不胖就你胖?看看下面7个“致胖因素”,你占了几个。

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如果体重正常的话,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只是8%~10%;双亲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是50%;而双亲都肥胖的话,子女发生肥胖的概率就到了80%。

精神因素

人体下丘脑内有两个分别管饥饿和饱食的中枢。研究发现,过度的精神刺激或是神经兴奋、疾病等因素,都可以让这两个中枢的功能紊乱,导致肥胖的发生。

内分泌因素

很多因素会促进胰岛素的作用不足或分泌过多,导致脂肪合成增加,导致肥胖。

饮食因素

首先,过食性肥胖是肥胖的主要类型,摄入的能量超过需求后就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从而导致肥胖;第二是喜欢吃甜食。研究人员发现,随着食糖量的增加,体重超标的人的比例和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会逐步上升;第三是进餐次数。研究发现,吃两次饭比吃三次饭的人发生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明显增加。适当地限制主食,将水果放到加餐里,这样会有利于能量的平衡,有利于胰岛素起效和代谢的进行。

运动不足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车代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活动少。比如,宅在家里,坐在椅子上,没有参加有效的户外运动,这无疑使能量消耗减少,促进了胰岛素抵抗、受体抵抗的形成,导致能量代谢障碍。

缺觉和生物钟紊乱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7小时的孩子肥胖率会明显增加。此外,昼夜节律也会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和糖代谢。

不良生活习惯

尽管吸烟对体重的影响不大,但是吸烟会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促使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饮酒,特别是在饮酒的同时吃大量的高脂类食物,也会导致肥胖。

别求快 每周甩肉一斤为宜

慢性病防治所专家介绍,肥胖开始于脂肪积聚,而脂肪积聚的原因是摄入的能量超过了消耗的能量。这也给了我们对抗肥胖的两个途径: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热量消耗。简单说,就是“少吃多动”。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甩肉”建议是:限制来自脂肪和糖的能量摄入;增加水果、蔬菜以及豆类、全谷物及坚果的食用量;定期进行身体活动(儿童每天60分钟,成人每周150分钟)。

此外,减重,不可急于求成。减重的速度不宜过快,减重目标不宜定得过高。在低能量膳食和适量增加运动的情况下,每周减重0.5公斤是健康减重的理想速度,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会对健康有益。而且,要避免为追求“骨感美”而“减肥”,应将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水平(18.5~23.9kg/m2)。

早餐前 晨起空腹测体重比较好

吃完饭过秤、喝杯水过秤,甚至上完厕所也要马上称下自己“瘦”几两,说的是不是你?其实,测量体重并非越频繁越好,每周测量一次体重是比较理想的。慢性病防治所的专家介绍,体重在一周内有所波动,这属于正常现象。适当将测量体重的频率维持在每周一次,综合评估一个小周期的减重成果是相对准确的。

此外,测量体重应选择固定的时段。每次测量体重应选择在同一时段,身着相同的衣服,在相同的环境,并且身体健康状况没有很大差异时进行。如清晨起床后,早餐前空腹时是一个比较好的测量时段,这时受进食的影响较小,并且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整状况相对稳定。(李洁)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津瑜:再曝不雅视频,神秘吕总出现,肆意折磨,深夜哭求放过

张津瑜:再曝不雅视频,神秘吕总出现,肆意折磨,深夜哭求放过

妙旋小时间
2023-03-30 09:43:41
大家说,小马哥拍这张照片啥意思啊…

大家说,小马哥拍这张照片啥意思啊…

慧翔百科
2023-03-31 12:28:53
为何缅北诈骗园区绑架了大量国人,却没有战狼前去营救?

为何缅北诈骗园区绑架了大量国人,却没有战狼前去营救?

北风咧
2023-03-26 17:22:39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不是杜兆才陈戌源,足协首个大老虎罪证曝光,涉贪腐黑6项罪名

二哥聊球
2023-04-01 18:16:54
535人被俄消灭,巴赫穆特守军已开始投降,基辅反攻机会仅剩1次

535人被俄消灭,巴赫穆特守军已开始投降,基辅反攻机会仅剩1次

诸葛小彻
2023-04-01 21:18:20
后续来了!“缅甸海波”遇害现场画面疑曝光?假的,原来有内幕

后续来了!“缅甸海波”遇害现场画面疑曝光?假的,原来有内幕

别剧壹格
2023-04-01 22:06:15
张国荣生前最后一次亮相,手抖眼神飘忽

张国荣生前最后一次亮相,手抖眼神飘忽

真知媒评君
2023-04-01 13:15:24
开始第二轮“反击”:美光正式被审查,“芯片铁幕”或打开缺口!

开始第二轮“反击”:美光正式被审查,“芯片铁幕”或打开缺口!

智能改变世界
2023-04-01 19:11:09
美媒:大陆海军真强大了,全球唯一敢把舰艇开到阿拉斯加国际水域

美媒:大陆海军真强大了,全球唯一敢把舰艇开到阿拉斯加国际水域

王科爱语文
2023-04-01 16:49:35
不是杜局,最终大鱼或曝光,名记:已退休多年,级别比杜局高很多

不是杜局,最终大鱼或曝光,名记:已退休多年,级别比杜局高很多

罕见史观
2023-04-01 15:33:22
又投中7个三分,他这样打下去,库里的三分王没了

又投中7个三分,他这样打下去,库里的三分王没了

篮球大视野
2023-04-01 17:16:37
比亚迪王传福:建议将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至2025年

比亚迪王传福:建议将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延至2025年

澎湃新闻
2023-04-01 18:12:13
黄小蕾公开承认:我的确追过那个人间清醒大张伟,但他拿我当兄弟

黄小蕾公开承认:我的确追过那个人间清醒大张伟,但他拿我当兄弟

楠姐聊娱乐
2023-03-30 13:52:23
我国防部拒绝美通话提议后,美不装了:要阻止中国与美平起平坐

我国防部拒绝美通话提议后,美不装了:要阻止中国与美平起平坐

袁周院长
2023-03-31 22:33:24
足协中层曾称:若杜兆才被查,足协纪委书记将主持足协工作

足协中层曾称:若杜兆才被查,足协纪委书记将主持足协工作

直播吧
2023-04-01 10:07:06
李平康:10年内足坛大人物全失联!名记:C姓和D姓领导下周出结果

李平康:10年内足坛大人物全失联!名记:C姓和D姓领导下周出结果

体坛无名
2023-04-01 08:32:46
日本宣布林芳正访华后,不到24小时,日方就限制对华芯片技术出口

日本宣布林芳正访华后,不到24小时,日方就限制对华芯片技术出口

袁周院长
2023-03-31 22:27:46
七大金主全力打造新恒大队!本土大牌教练带队,多名资深国脚助阵

七大金主全力打造新恒大队!本土大牌教练带队,多名资深国脚助阵

鸭梨大资讯
2023-04-01 18:10:00
爆炸性消息!蔡英文在美国受到在美华人“热情接待”

爆炸性消息!蔡英文在美国受到在美华人“热情接待”

柒号观察室
2023-04-01 18:31:43
天理难容!20岁缅甸男子酒后兽性大发侵犯母亲致怀孕,已被抓获

天理难容!20岁缅甸男子酒后兽性大发侵犯母亲致怀孕,已被抓获

社会人分享
2023-03-31 13:13:42
2023-04-02 01:06:44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头条要闻

官方发布今年首期汛旱情通报:局部强降雨或引发山洪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利拉德:一个时代的遗孤

娱乐要闻

黑暗荣耀大反转!李到晛林智妍承认恋爱!

科技要闻

坚持不造车,余承东解释之前为何要加华为logo

汽车要闻

理想汽车3月交付20,823辆 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张国荣逝世20周年粉丝仍纪念 风华绝代只此一人

家居要闻

跳跃色彩点亮空间,呈现灵动的生命力

艺术要闻

任伯年巨幅画卷领衔,上历博呈现海派绘画源流

本地新闻

专访|田鹏:经营非遗是为了更好传承非遗

公开课

越南为了恢复人口实行一夫多妻,下场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