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消息:2020年7月12日6时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区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经实地调查,截至2020年7月13日15时,震中及周边地区300平方公里范围内无人员伤亡,个别老旧房屋有轻微裂缝,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将“7.12”唐山市古冶区5.1级地震的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调整为Ⅳ级。
短期内是否还会发生较大地震?
唐山5.1级地震后的余震又发生好多次,截至12日10时00分,共发生余震33个。
对于短期内唐山老震区是否还会发生较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副主任刘杰研究员表示,该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分析认为,此次唐山古冶5.1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唐山7.8级大地震的老震区内,是唐山大地震老震区一次正常的地震起伏活动,也是继1995年10月唐山古冶5.0级地震后又一次5级以上余震。
刘杰强调,根据目前的观测资料和震例分析,短期内唐山老震区再次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唐山大地震发生40多年后为何还会出现5级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总工程师蒋海昆研究员解释说,余震持续时间跟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主震震级大小,主震震级越大,余震持续时间越长。不过,主震震级相近,余震持续时间也会有大的差距,如2001年昆仑山8.1级地震,余震活动也就半年左右,而唐山大地震40多年后还有余震活动。他指出,根据初步研究结果,余震活动持续时间实际上和地震构造加载速率相关,构造加载速率越快,余震衰减越快,中国大陆东部和西部比起来,唐山地区地质构造加载速率非常慢,所以唐山大地震的余震持续时间也非常长,会持续上百年。这也是余震研究领域,目前国际科学界普遍认可的一个观点。刘杰补充说,根据世界上的研究,余震活动持续时间一般是主震构造加载活动即主震孕育时间的10%左右,唐山大地震孕育时间达数千年,“所以唐山余震区余震活动持续上百年是比较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