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与坏死性病变,病变穿透整个黏膜层或达更深层次。主要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 流行趋势
消化性溃疡是全球性常见病, 估计有10%的人一生中患过此病,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的 症状有哪些?
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常伴上腹胀、上腹不适、厌食、嗳气、反酸等。腹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剧痛、饥饿样不适等。其特点:慢性过程,可达数年或10余年;反复或周期性发作,发作期可为数周或数月,发作有季节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较多;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一饿就痛、一吃就缓解”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餐后痛多见于胃溃疡。
人卫健康说
补充关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小小知识点
溃疡一来,就会先在痛阈上预警,会有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痛。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饭前痛和饭后痛,表明溃疡的位置大不相同。
因为胃通过收缩来搅拌食物,所以当胃开始搅动,把食物挤向了溃疡面,毫无疑问,那痛的酸爽,会让你立刻撂下碗筷,所以,胃溃疡的表现是饭后痛。
而十二指肠溃疡恰恰相反,它的表现是饭前痛。也许从上下游的位置关系你会更好理解,饭前痛常常意味着胃空了,肚子饿了,此时胃酸会顺着幽门灌进十二指肠,当强酸进到生活常态为弱碱性的肠道里,尤其是有创面的肠子,那肠子也会痛的酸爽,于是,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常常在夜间、在饭前、在空腹的时候痛。
哪些人需警惕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通常与胃液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有关,也与黏膜的自身防御能力下降有关,常见的致病因素为:
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2.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止痛药)、糖皮质激素、氯吡格雷、双磷酸盐、西罗莫司等药物。该类人群平日可无任何不适,多因“消化道出血、穿孔”就医而发现。
3. 消化性溃疡家族史。
4. 大量饮酒、长期吸烟、应激、精神紧张等也可成为消化性溃疡的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