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做完不瘸了,
我还要去爬泰山!”
——记一位左侧髂总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港口医院血管外科的满意治疗经历
2020年5月下旬,心内住院患者高某,因最近半年反复出现左下肢间歇性跛行,伴随左下肢时常麻木感,请港口医院骨二科刘博主任会诊。
凭借多年从事骨科和血管外科专业的诊疗经验,刘博主任初步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建议进行下肢动脉的CTA检查。
患者CTA检查结果和诊断一致:“左侧髂总动脉重度狭窄。”刘博主任随即安排患者转入骨科、拟行下肢血管的介入治疗。
患者转至骨科后,虽按要求完善相关检查,但是始终不能完全接受介入治疗。他常说:“我冠心病好多年了,血管也有狭窄,都没支架,现在腿要做支架,我不甘心啊!”
刘博主任向患者耐心解释:首先,动脉闭塞是一种下肢高发的慢性血管硬化、闭塞病变,早期症状不典型。一旦出现间歇性跛行,则提示血管闭塞严重,不但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进入加速进展期,出现静息痛,肢体冰凉麻木,还有皮肤、肌肉、组织坏死的可能,坏死严重时会有截肢的风险,建议早治疗。
其次,合理早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利于保证适当运动而能控制血糖、血脂、体重,从而保护心脏健康。而现在动脉闭塞首选介入治疗,创伤小、痛苦少,仅需动脉穿刺,植入球囊扩张闭塞的血管,然后酌情植入支架,手术简单、恢复快,治疗效果显著。
骨科护士长翟春娟同科室护士也多次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将往期成功治疗的病例和患者分享。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患者终于决定手术,他说:“我虽然不完全了解这种疾病和治疗,但是我相信刘博主任,我听主任的,手术做完不瘸了,我还要去爬泰山!”
术前晚上,骨科护士为患者更换了崭新的病号服,安慰患者放松情绪、好好休息。
手术当天护士将患者送至介入室门口,并给他“打气”:“高叔叔,加油!早点出院,早点爬泰山!”
介入室的护士也安慰患者:“咱们介入手术其实就是个治疗,您完全清醒,有什么不舒服可以随时和刘博主任、和我们护士说……”
约1个小时左右,患者的手术治疗顺利完成:在血管造影机清晰的指引下,耐心的刘博主任和助手陆茸医生对几乎完全闭塞左髂动脉,先进行了球囊逐级扩张,然后综合患者的年龄,生活需求,远期效果等植入支架一枚。患者整个手术过程没有明显的痛苦、非常配合。
术后,患者高兴的对骨科护士说:“我手术特别成功!感谢你们!”
第二天,拆除了压迫止血用的弹力绷带后,患者明显感觉下肢的麻木感减轻了!
第三天,患者出院!“我手术特别成功!我手术做完不瘸了,我还能去爬泰山!谢谢你们!”患者高兴地说。
这是血管外科科众多“动脉闭塞”患者中一次满意的治疗经历:医生为患者选择了最优的治疗方案,得到了最好的治疗效果、避免了动脉闭塞发展的最坏结果——截肢。
您常常觉得下肢冰凉麻木吗?
您有过腿痛跛行,休息后又能好转的情况吗?
您是否发现跛行日渐加重,夜间或者安静时疼痛严重?
......
当这些问题困扰着您,或者体检超声提示某肢体“血流速度异常”,请您就诊港口医院骨科,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港口医院骨科专家简介
刘 博
骨二科副主任
介入治疗室主任
200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外科工作至今。2009-2010积水潭医院全国骨科培训班进修学习,系统学习外周血管疾病的开放手术治疗,2013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进修,全面学习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2018-3至2018-7郑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介入科学习多学科微创介入治疗。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秦皇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秦皇岛市科技成果一项,撰写科技论文8篇发表于国家核心期刊。
熟练掌握全身血管狭窄闭塞病变(胸主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动脉瘤、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肾动脉下、髂股动脉狭窄闭塞、糖尿病足)的介入手术治疗,可独立开展咯血、呕血、食道气道瘘及狭窄、肠道梗阻、胆道狭窄梗阻、子宫腺肌症、前列腺增生、痔疮的微创介入,常规开展恶性肿瘤的灌注化疗、栓塞及姑息治疗。
港口医院血管外科联系方式
地址:新住院楼七楼
电话:3453178、3453179
16603393559(刘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