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新闻秦皇岛讯(马振兴):今年以来,秦皇岛市法院以“确保司法审判政治、法律、社会效果相统一”为引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和“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
紧紧依靠“党委统揽、政府主导”的政治优势,协调化解重大复杂案件。对涉及群体性、“特殊主体”、重要建设项目、营商环境或极易引发舆情等可能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案件,注重发挥法院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及时制定依法处理的原则、措施和意见;同时认真落实重大案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报告通报制度,利用党委领导下的重大案件协调处理机制,依法妥善协调化解。两级法院在诉前通过党委政府协调妥善处理涉及拆除违建、征收补偿、政府债务、房地产开发、矿山整治等重大纠纷案件56件,消除20多起群体上访隐患,防范舆情5件次,实质性解决纠纷13件。在党委、上级法院协调指导下,夏某等29人涉黑团伙案件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圆满完成庭审;省挂帐督办涉黑恶案件顺利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得到市委和省法院充分肯定。
以调解柔性司法方式,依法助推复工复产达产。充分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调解优先,积极引导当事人协调和解、共担风险、共度难关。截止今年6月15日,诉前、诉中和执行调处和解案件1985件,将矛盾纠纷有效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3件,其中调解及撤诉39件,调撤率达73.58%。日前,市法院成功调处14名农民工与秦皇岛信拓劳务有限公司、中阿化肥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海港区法院执行和解111件涉民生集团劳动争议案,仅用9天就将198万执行款交付申请人;抚宁区法院联通乡镇综合调解组织诉前调解专网,调处144起涉及土地承包的关联纠纷。青龙满族自治县某居民小区120余户业主以各种理由拒交物业费,部分业主已九年未交,物业公司对20多户业主提起诉讼。县法院院长杨峰亲自办理这起群体性纠纷,不厌其烦对业主和物业公司释法明理、疏解情绪,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冰释前嫌,使案件得以撤诉结案。
强化执行力度与善意文明执行相结合,积极破解涉企案件执行难。深入开展“春雨”执行行动,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执行措施,强化执行力度,并依托执行查控系统,对长期未结案件开展“五查”(存款、房产、土地、车辆、股权)工作。对线上调查未覆盖的部门、区域、行业即时采取线下措施,做到应查尽查。同时,强化财产处置力度,缩短财产处置周期,与不动产、税务、工商等联动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提高财产调查效率;积极运用当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等方式缩短评估期限,并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财产处置效率。截止6月中旬,全市法院共执结长期未结案件534件。海港区法院实施网络查控1678件、6245人次,冻结账户26374个,执行到位金额7537.76万元;网上司法拍卖84件,成交18件,成交金额1715.96万元。同时,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坚持综合考量、谦抑审慎原则,不轻易中断企业的指挥系统、不轻易阻隔企业资金往来、不扩大对企业声誉的影响、不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对200余家涉案中小微企业采取活封等“放水养鱼”的执行方式。认真落实强制执行比例原则,克服和纠正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保障执行活动公平、合理、适当。